[發明專利]一種基于LSTM的雷達序列信號檢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5827.3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0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龍;蘇寧遠;關鍵;宋偉健;董云龍;薛永華;張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1 | 分類號: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1 山東省煙***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lstm 雷達 序列 信號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LSTM的雷達序列信號檢測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獲取待檢測區域雷達信號數據;計算所述雷達信號數據的幅度;將所述雷達信號數據分為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構建LSTM模型;通過所述訓練數據集對所述LSTM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后的LSTM模型;通過所述訓練后的LSTM模型對所述測試集進行預測,得到預測值;計算所述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相對誤差;所述實際值為雷達信號數據的幅度;根據所述相對誤差實現雷達序列信號的檢測。本發明通過訓練好的LSTM模型對后續時刻信號進行預測,通過比較預測值與實際值的相對誤差,將相對誤差較大的點視為異常值,可實現雷達目標檢測,并可減少雜波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目標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LSTM的雷達序列信號檢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雷達目標檢測在國防海上監視、交通運輸和資源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都有重要價值。由于探測環境復雜、雜波和目標信號模型多樣化等原因,可靠和穩健的目標檢測和分類技術一直是關鍵技術。目前雷達微弱目標的檢測與識別的難點主要在于雜波抑制、目標高分辨特征提取、復雜特征分類等。現有檢測方法多以統計理論為基礎,即將雜波視為隨機過程,假設其服從特定的分布模型,例如:K分布、瑞利分布、對數正態分布等,對于服從不同的統計模型的雜波信號采用不同檢測算法。然而,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目標類型復雜,既存在靜止、慢速目標,又存在運動目標,如,海面漂浮目標多普勒頻移與海雜波相近,容易淹沒在雜波中,運動目標不固定出現在同一距離單元內,積累時間短,且雜波模型類別日益增多,在復雜環境中現有的雜波分布模型常常難以與實際信號匹配,導致經典目標檢測方法性能受環境影響嚴重,難以實現高性能檢測。
此外,由于復雜環境下雜波的非均勻性、非平穩特性,如海雜波,其無法完全被抑制,檢測性能不穩定。Haykin等人采用基于混沌和分形方法,將關聯維數和盒維數等特征量用于海雜波背景下弱目標的檢測,該方法仍存在低SCR下檢測性能較弱的問題,且對運動目標檢測的能力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LSTM的雷達序列信號檢測方法及系統,用以對雷達目標進行準確的檢測,并減少雜波影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基于LSTM的雷達序列信號檢測方法,包括:
獲取待檢測區域雷達信號數據;
計算所述雷達信號數據的幅度;
將所述雷達信號數據分為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
構建LSTM模型;
通過所述訓練數據集對所述LSTM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后的LSTM模型;
通過所述訓練后的LSTM模型對所述測試集進行預測,得到預測值;
計算所述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相對誤差;所述實際值為雷達信號數據的幅度;
根據所述相對誤差實現雷達序列信號的檢測。
可選的,所述將雷達數據分為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具體包括:
對所述雷達數據進行壓縮,得到壓縮后的信號序列;
將所述壓縮后的信號序列分為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
可選的,所述構建LSTM模型,具體包括:
LSTM模型的輸入維數為2,時間步為15,隱藏節點數為4。
可選的,所述通過所述訓練數據集對所述LSTM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后的LSTM模型,具體包括:
將所述訓練數據集輸入至所述LSTM模型中,得到輸出值;
根據所述輸出值與所述實際值,計算損失函數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58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