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寒地生境恢復的行道樹樹池結構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85580.5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96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朱遜;蔡萌;趙巍;王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24/10;A01G24/12;A01G27/00;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生境 恢復 行道樹 結構 制作方法 | ||
1.一種基于寒地生境恢復的行道樹樹池結構,其組成包括:生態保水區結構、種植區生境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態保水區結構由外部骨架和雨水存蓄結構構成,所述的雨水存蓄結構外部設置為混凝土墻面,所述的混凝土墻面內部中間位置是種植土層A,所述的種植土層底部依次布置沙礫層A、碎石墊層A、多孔陶粒,所述的種植土層A兩側分別設置為慢滲透膜、卵石填充,所述的慢滲透膜右側為儲水池,所述的儲水池上方安裝有排水管,所述的混凝土墻面上方左側分別設置有雨水口、瀝青路面,所述的混凝土墻面上方安裝有礫石層,所述的礫石層上平面設置有透水彩膠石;
所述的種植區生境結構包括種植土層B,所述的種植土層B的上下面分別設置有腐殖土、沙礫層B,所述的沙礫層B底部依次為碎石墊層B、軟式透水管、素土夯實層;
所述的基于寒地生境恢復的行道樹樹池結構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是將樹池內土壤連通,形成可持續的土壤肥力循環,凈化存儲適量的道路雨水,供行道樹生長所用,消納道路雨水緩解內澇;
(1)連續性整體構造:
在樹池的整體構造上,將其內部的土壤連通,地面部分用鋪裝分隔,形成一體化的樹池帶,由生態種植區與生態保水區組成,二者相互連通滲透,共同為行道樹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并作為城市的海綿設施,對城市道路的雨水進行調蓄消納;
(2)種植區生境構造:
生態種植區由改良土壤層,砂層和礫石層構成,改良土壤層要滿足行道樹根系生長需要,選擇滲透性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表層為富含養分的腐殖土,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底層為砂土與堆肥4:1混合,砂層作用為防止土壤小顆粒沖刷到礫石排水層造成排水不暢,礫石層內部設置透水管與市政管網相接,砂層和改良土壤層之間設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土壤顆粒進入砂層造成堵塞;
(3)生態保水區構造:
生態保水區由外部骨架和雨水存蓄結構構成,所述的外部骨架使用網狀骨架,固定于與樹池內壁的混凝土墻面,起支撐和承重,一方面防止部分淺根系行道樹破壞道路鋪裝,另一方面滿足人行踩踏的承重要求,地面步行區部分使用透水鋪裝,骨架內填充級配天然石基層,具有透水與擴散應力,輔助面層排水,骨架邊緣與種植區以平緣石相連,防止種植區雨水沖刷造成侵蝕;
所述的雨水存蓄結構由水處理區和土壤吸收區組成,將道路雨水進行凈化處理并收集利用,水處理區由過濾池、儲水池和吸附池組成,雨水第一步從道路邊緣雨水口進入樹池,雨水口四周鋪設卵石減緩流速并進行初步泥沙攔截,然后通過雨水口進入過濾池,過濾池內部由上至下填充直徑依次減小的卵石,對雨水中的顆粒物進行截留處理;第二步,經過初步過濾的雨水進入底部的吸附區,吸附區填充多孔陶粒濾料,附著污染物和生物菌,其表面積增加了雨水與陶粒的接觸面積,提高凈化處理效率;第三步,凈化后的雨水進入儲水池儲存,儲水池與土壤層中間設置慢滲透膜,根據膜兩側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水分以不同的速率滲透入土壤內,控制土壤含水量在一個適宜的范圍;若暴雨時水量過大,儲水池水面超過管口位置,多余的水則直接排入城市管道,防止土壤水分過多對根部造成傷害;
土壤吸收區與生態種植區直接相連,土壤分層結構相同,由吸水土壤層,砂層和礫石層構成,內部主要分布行道樹的微小根系和微絨毛,不直接接受光源照射,水分充足環境潮濕,為多種喜陰暗潮濕環境的土壤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微小根系的分布也為一些土壤內的根際微生物提供了附著點,與行道樹形成互生關系的根際微生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間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大量聚集在根系周圍,為植物提供有機物,并分泌維生素,生長刺激素促進植物生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55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