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或日化用品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784859.1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8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蘇琛;羅霞;張濤;宋怡;楊欣怡;羅舒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K8/9789;A61K8/9728;A61P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張娟;魏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鼻炎 藥物 日化 用品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或日化用品。具體提供了一種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的藥物組合物:丁香6~12份,鵝不食草6~12份,羌活3~9份,佛手6~12份,薄荷3~9份,桔梗3~9份,川芎3~9份,靈芝3~9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以該藥物組合物為活性成分制得的鼻炎膏,該鼻炎膏能夠有效緩解過敏性鼻炎,急性、慢性鼻炎,鼻竇炎及感冒導致的噴嚏、鼻塞、流涕等癥狀。將該鼻炎膏涂抹在鼻腔和鼻翼周圍,可長時間發(fā)揮緩釋作用,達到經皮吸收作用,從而發(fā)揮藥效,明顯提高了患者接受程度。以本發(fā)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學上可接受的或日化領域常用的輔料,可以制得治療鼻炎,以及鼻炎引起的噴嚏、鼻塞、流涕等癥狀的藥物或日化用品,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藥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或日化用品。
背景技術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表現(xiàn)為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常會出現(xiàn)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癥狀。鼻炎是人群中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多表現(xiàn)為病程長,易復發(fā),給患者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不便。鼻炎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等。
目前對鼻炎的治療尚無專用特效藥物,多使用一般消炎藥物和對癥治療。目前市面上的通鼻竅產品主要是塞鼻劑、吸鼻劑、噴鼻劑,在這些產品的給藥過程中,鼻纖毛會對異物進行清除,從而增加給藥的困難。而且,有些產品中含麻黃素或激素類物質,其雖然可以緩解鼻炎癥狀,但頻繁使用會導致“反彈”,出現(xiàn)更嚴重的鼻塞;若長期使用,還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此外,市場上銷售的治療急慢性鼻炎的藥物在有效率、持久性、復發(fā)率方面也還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有必要發(fā)掘有效率、持久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治療鼻炎的藥物。
此外,目前市面上化妝品雖然種類多樣,但大多化妝品的功效都是清潔、保養(yǎng)、美容功效。幾乎沒有可以有效治療鼻炎的化妝品。如果能制備一種可以有效治療鼻炎的化妝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治療目的,將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率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治療鼻炎的藥物或日化用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的:丁香6~12份,鵝不食草6~12份,羌活3~9份,佛手6~12份,薄荷3~9份,桔梗3~9份,川芎3~9份,靈芝3~9份。
進一步地,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的:丁香6~9份,鵝不食草6~9份,羌活3~6份,佛手6~9份,薄荷6~9份,桔梗6~9份,川芎6~9份,靈芝3~9份;
優(yōu)選的,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的:丁香9份,鵝不食草9份,羌活3份,佛手9份,薄荷6份,桔梗6份,川芎6份,靈芝3份。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藥物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稱取上述原料藥,加入溶劑,提取,過濾,離心,取上清液,即得。
進一步地,所述溶劑為油,優(yōu)選為白油;
所述藥物組合物與溶劑的質量體積比為1:(5~15)g/mL,優(yōu)選為1:10g/mL;
所述提取的方式為油煎或油浸,優(yōu)選為油煎;所述提取的次數為1-3次,優(yōu)選為2次;所述提取的時間為10-20分鐘/次,優(yōu)選為15分鐘/次。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所述藥物是以上述的藥物組合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成的制劑。
進一步地,所述制劑為膠囊劑、片劑、丸劑、顆粒劑、口服液、膏劑、噴霧劑、擦劑或滴劑,優(yōu)選為膏劑。
進一步地,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包括增稠劑、保濕劑、水、表面活性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未經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48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