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田間篩選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3927.2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9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龍繼銳;李建武;郭夏宇;許文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田間 篩選 雜交 秈稻 高效 品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水稻品種篩選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田間篩選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方法,在大田栽培條件下,在無氮、中氮、高氮3種不同氮肥條件下進行充分篩選工作;裂區設計,主區為氮肥施用量,副區為不同的水稻品種,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以水稻最大分蘗率、分蘗成穗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氮素收獲指數為對象篩選,每小區選取10兜;分別統計各小區各項指標數,并計算該小區樣本的平均值;再計算3次重復小區的各指標總平均數,在無氮、中氮、高氮施肥量條件下各指標均較高的品種判斷為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本發明快速、便捷、高效率的篩選出雜交秈稻氮高效型品種,為雜交秈稻氮高效型新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稻品種篩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田間篩選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氮是影響水稻產量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但隨著化學氮肥大量施用,在促進水稻產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肥料利用率低,生產成本提高,環境污染、病蟲害加重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水稻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培育氮素利用效率較高的耐低氮水稻品種可降低氮肥施用量,是有效地利用化肥資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稻米品質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氮高效水稻品種的選育和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的研究己受到廣泛關注,人們開始著手選用氮高效品種來提高氮肥利用率,達到減少環境污染。
一直以來,研究者們從不同品種基因型對養分吸收利用、源庫特性、光合特性、氨素積累與轉運、干物質生產等方面進行了水稻氮效率的特主特性研究,總結出了眾多評價水稻氮素高效吸收與利用的指標,其中包括氮吸收利用效率、氮素農學利用率、氮素回收效率、氮轉運指數、氮素吸收積累量、氮吸收利用率和產量等。有研究指出,水稻不同品種分蘗末期的氮素利用率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研究認為,水稻不同基因型間氮素吸收量在生育后期的孕穗期至黃熟期差異最顯著;大多數研究一致認同,在生育后期隨著水稻生育進程的推進,水稻氮素的干物質生產效率提高,品種間的氮效率差異也相應加大。因此,大多研究認為,水稻后期功能葉的葉綠素含量、收獲指數、稻谷產量和穗數是水稻品種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評價指標。
總體來看,盡管對水稻氮高效的研究較多,在氮高效型水稻品種評價指標體系尚不規范、不明晰,對于雜交秈稻品種尤其如此。現行水稻氮效率評價指標突出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不同生育階段有不同評價指標,不能準確界定品種的氮素吸收利用類型;二是評價指標基本局限于生理測定范疇,不直觀,且獲取困難;三是氮效率篩選時施氮水平定位不準,品種氮吸收利用規律特征不準確。可見,采用前人的研究結果,都不能很好地指導水稻氮高效育種,以及栽培技術發展。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
一是整合雜交秈稻水稻全生育期氮響應參數,確立其整體評價指標體系;二是精準定位品種的施氮水平,完整挖掘品種的氮效特性的表征參數;三是水稻全生育期的肥水調控措施,確保品種分蘗、氮吸收和轉運正常。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通過上述分析,其主要意義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整合秈型雜交稻全生育氮效率評價指標,準確建立相關指標參數。
(2)實現雜交秈稻田間氮效率評價,直接指導雜交秈稻氮高效育種。
(3)精確定位不同秈稻品種的施氮水平,實現雜交秈稻生產節氮豐產、高效環保。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田間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篩選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田間篩選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方法,所述田間篩選雜交秈稻氮高效品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大田栽培條件下,在無氮、中氮、高氮3種不同氮肥條件下進行充分篩選工作。
步驟二,裂區設計,主區為氮肥施用量,副區為不同的水稻品種,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10m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未經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39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人值守機器人充電站及充電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適應不同病患的穿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