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氣體泄漏的方法及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3911.1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4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宇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佰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20;G06K9/36;G06K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劉宇波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朝***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氣體 泄漏 方法 波段 紅外 成像 系統 | ||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檢測氣體泄漏的方法及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屬于紅外監控系統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方法應用于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所述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包括雙波段紅外檢測單元、圖像處理器以及顯示器,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雙波段紅外檢測單元采集目標物體圖像,將采集到的目標物體圖像發送至圖像處理器;所述圖像處理器接收到所述目標物體圖像后,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處理;所述顯示器顯示處理后的目標物體圖像。采用本發明,可以對重要的裝置和重點監控區域內的氣體泄漏情況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紅外監控系統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檢測氣體泄漏的方法及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對化工類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而這類產品往往由乙烯、氨氣、硫化氫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氣體生產而來。如何有效的對這類危險氣體的生產、存儲及運輸進行安全有效的監控,做到發現泄漏后立即處置,避免次生危害的產生,成為了我們繼續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天然氣管道泄漏、工廠生產事故等導致的易燃易爆氣體泄漏,繼而發生爆炸的情況時有發生,典型泄漏事故調查如下:2013年2月,山東東營石化工廠發生硫化氫氣體泄漏事故,東營市河口區仙河鎮和東營港附近,空氣中氣味難聞,導致約3萬人出現頭暈惡心癥狀,其中不乏老人、嬰兒、學生、孕婦。2013年11月,位于山東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東黃輸油管道泄漏原油進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閉空間的暗渠內油氣積聚遇火花發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172萬元。2017年2月,南非一海軍基地發生甲烷氣體泄漏事故,導致6人死亡,其中包括三名軍人,共26人送醫救治。2018年11月,中國化工集團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氣柜發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擴散到廠區外公路上,遇明火發生爆燃,導致停放公路兩側等候卸貨車輛的司機等23人死亡、22人受傷。每一次大規模的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往往都會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都在致力開發出具有優異性能的泄漏氣體監測設備。
而現有的利用接觸性原理的氣體傳感器和光譜檢測技術,往往只適用于定點監測且監測范圍有限,并不能在大范圍場景中起到很好的監測作用。所以,我們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適用于大場景、遠距離、全天候的氣體監測設備來填補傳統定點監測設備的應用空缺。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氣體泄漏的方法及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檢測氣體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所述雙波段紅外成像系統包括雙波段紅外檢測單元、圖像處理器以及顯示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雙波段紅外檢測單元采集目標物體圖像,將采集到的目標物體圖像發送至圖像處理器;
所述圖像處理器接收到所述目標物體圖像后,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處理;
所述顯示器顯示處理后的目標物體圖像。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處理,包括:
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灰度值運算處理,調整所述目標物體圖像的對比度、圖像亮度以及采樣度。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處理,包括:
采用預設的調色板,將所述目標物體圖像轉化為彩色圖像。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目標物體圖像進行處理,包括:
當接收到模式選擇信號時,按照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讀取所述模式選擇信號對應的圖像模式預設的參數,其中,所述圖像模式包括常規模式、融合模式以及幀差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佰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佰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39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