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冰箱冷凝器安裝結構及其組裝方法、冰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2837.1 | 申請日: | 202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3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姜甲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4 | 分類號: | F25B39/04;F25D19/00;F28F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張宗濤;梁永芳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冰箱 冷凝器 安裝 結構 及其 組裝 方法 | ||
1.一種冰箱冷凝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冰箱本體,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橫斷面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長邊所處的面為第一側面,所述長方形的短邊所處的面為第二側面,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通過所述第一側面(11)與所述冰箱本體具有的外殼壁體(21)接觸連接以實現通過所述外殼壁體(21)的輻射散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通過單根微通道扁管彎制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包括第一蛇形冷凝部(12)、第二蛇形冷凝部(13),所述第一蛇形冷凝部(12)與所述第二蛇形冷凝部(13)之間連通連接,且所述第一蛇形冷凝部(12)與所述第二蛇形冷凝部(13)分別一一對應所述外殼壁體(21)中的左側立壁(211)、右側立壁(212)接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蛇形冷凝部(12)具有進氣口(121),所述第二蛇形冷凝部(13)具有出液口(131),所述進氣口(121)、出液口(131)分別一一對應的處于所述第一蛇形冷凝部(12)、第二蛇形冷凝部(13)的底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還具有連接管組件(14),所述連接管組件(14)為兩個,兩個所述連接管組件(14)分別一一對應的與所述進氣口(121)、出液口(131)連接,以連通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與冰箱制冷系統的冷媒圓管(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組件(14)包括轉接套筒(141),所述轉接套筒(141)的軸向一端插裝所述冷媒圓管(3),所述轉接套筒(141)的軸向另一端封閉,所述轉接套筒(141)的周壁上設有插裝口(142),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的進氣口(121)和/或出液口(131)插裝連接于所述插裝口(142)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組件(14)還包括端蓋(143),所述端蓋(143)連接于所述轉接套筒(141)的軸向另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143)與所述轉接套筒(141)之間焊接,所述端蓋(143)的主體采用第一材料制作,所述主體的外周具有焊接層,所述焊接層采用第二材料制作,所述第一材料的熔點高于所述第二材料的熔點,且所述第二材料的熔點低于所述轉接套筒(141)的熔點;和/或,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與所述轉接套筒(141)之間焊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與所述外殼壁體(21)之間涂有散熱硅蠟。
10.一種冰箱冷凝器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對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冷凝器安裝結構進行組裝,包括:
將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與所述外殼壁體(21)接觸連接,并臨時定位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
將冰箱內膽組裝于外殼壁體(21)內,使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處于所述外殼壁體(21)與所述內膽之間的夾設空間;
采用發泡工藝填充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之外的所述夾設空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與所述外殼壁體(21)之間涂有散熱硅蠟時,在采用發泡工藝填充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之外的所述夾設空間之前還包括在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的第一側面(11)上涂設所述散熱硅蠟的步驟;和/或,采用鋁箔膠帶臨時定位所述微通道扁管冷凝器(1)。
12.一種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冷凝器安裝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28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