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8737.1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0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鄭磊;任革學;許世森;郭小江;丁坤;王茂華;陳曉路;史紹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1/06 | 分類號: | F03D1/06;F03D7/02;F03D80/70;F03D13/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賀小停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北七***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平 風力 發電 機組 葉片 疲勞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葉片疲勞降載裝置本體(3),所述葉片疲勞降載裝置本體(3)安裝在葉根法蘭(2)和變槳軸承法蘭(4)之間;
所述疲勞降載裝置本體(3)包括殼體結構和滑塊回復力系統,其中,所述滑塊回復力系統設置有多組,且沿圓周方向均布在殼體結構的內腔中;
所述殼體結構包括第一殼體結構和第二殼體結構,所述第二殼體結構套裝在第一殼體結構上;
所述滑塊回復力系統由滑塊(303)和回復力提供組件(305)組成,所述滑塊(303)布置在第一殼體結構和第二殼體結構之間形成的空間內,所述滑塊(303)的運動方向沿所述空間的徑向方向布置;所述滑塊(303)通過回復力提供組件(305)連接在殼體結構的內側壁上;
同時,所述滑塊(303)的上、下表面分別與第一殼體結構以及第二殼體結構的內表面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結構包括內筒(301)和頂蓋(302),其中,所述頂蓋(302)為圓環結構,安裝在內筒(301)的頂部,且兩者中軸線重合,作為殼體結構的頂部;
所述第二殼體結構包括外筒(306)和底蓋(304),其中,所述底蓋(304)為圓環結構,安裝在外筒(306)的底部,且兩者中軸線重合,作為殼體結構的底部;
所述外筒(306)套裝在內筒(301)上,且兩者中軸線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303)為楔形結構,所述頂蓋(302)內表面與底蓋(304)內表面形成同滑塊(303)相同的楔形角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根(1)、葉根法蘭(2)、頂蓋(302)、底蓋(304)、變槳軸承法蘭(4)、變槳軸承(5)之間通過預緊力高強螺栓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復力提供組件(305)為彈簧,彈簧沿端面徑向布置,一端連接在殼體結構的側壁上,一端連接在滑塊(303)上,使滑塊(303)和殼體結構之間產生彈性相互作用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復力提供組件(305)為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設置有兩個,分別安裝在殼體結構的側壁上和滑塊(303)上,使滑塊(303)和殼體結構之間產生磁性相互作用力。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復力提供組件(305)包括彈簧和磁性元件,其中,彈簧沿端面徑向布置,一端連接在殼體結構的側壁上,一端連接在滑塊(303)上;所述磁性元件設置有兩個,分別安裝在殼體結構的側壁上和滑塊(303)上,使滑塊(303)和殼體結構之間產生彈性及磁性相互作用力。
8.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當葉根局部區域相對于變槳軸承向下壓或向上拉時,傳遞到葉片疲勞降載裝置(3)上,會帶動殼體結構的頂部相對于底部向下或向上運動,使得第一殼體結構和第二殼體結構之間的相對距離縮小或增大;
滑塊(303)在回復力提供組件(305)產生的回復力作用下,產生向間隙較大側或間隙較小側的徑向滑動,始終貼緊第一殼體結構以及第二殼體結構的內表面,進而通過摩擦阻尼作用實現系統動能的耗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疲勞降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滑塊回復力系統的一階固有頻率,與使其所在位置葉根變形顯著的葉片疲勞振動的頻率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未經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87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