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8216.6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0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新會億利增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G1/08 | 分類號: | C23G1/08;C23G1/06;C23C22/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張力 |
| 地址: | 5291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材 表面 氧化 成形 酸洗 鈍化 配方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包括以下步驟:原料配比:原料包括鹽酸、添加劑、穩定劑、緩蝕劑和水,穩定劑為甲酸,緩蝕劑為巰基苯駢噻唑(MBT)和甲基苯駢三氮唑的混合物,添加劑包括氟化鈉、酒石酸、植酸、油醇聚氧乙烯醚,各組分的比例為:鹽酸5~10%、添加劑1~5%、穩定劑5~15%、緩蝕劑5~15%、水55~84%;本發明解決了目前的酸洗鈍化速度只能通過增加鹽酸來實現,酸洗液使用時間有限,太多的鹽酸很容易造成“過酸洗”,帶來鋼材的損耗,甚至留下質量隱患的問題,該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具備無需增加鹽酸便能增加酸洗鈍化的速度,還能延長酸洗液使用時間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鍍鋅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
背景技術
鋼材應用廣泛、品種繁多,根據斷面形狀的不同,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制品四大類。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通過壓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鋼(坯、錠等)產生塑性變形。根據鋼材加工溫度不同,可以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
鋼材表面氧化膜的成形需要使用酸洗鈍化液進行處理,但是目前的酸洗鈍化液鋼材的酸洗鈍化速度只能通過增加鹽酸來實現,酸洗液使用時間有限,太多的鹽酸很容易造成“過酸洗”,帶來鋼材的損耗,甚至留下質量隱患,為此提出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來解決此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解決了目前的酸洗鈍化液鋼材的酸洗鈍化速度只能通過增加鹽酸來實現,酸洗液使用時間有限,太多的鹽酸很容易造成“過酸洗”,帶來鋼材的損耗,甚至留下質量隱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原料配比:原料包括鹽酸、添加劑、穩定劑、緩蝕劑和水,穩定劑為甲酸,緩蝕劑為巰基苯駢噻唑(MBT)和甲基苯駢三氮唑的混合物,添加劑包括氟化鈉、酒石酸、植酸、油醇聚氧乙烯醚,各組分的比例為:鹽酸5~10%、添加劑1~5%、穩定劑5~15%、緩蝕劑5~15%、水55~84%;
步驟2:混合攪拌:按比例加入鹽酸、添加劑、穩定劑、緩蝕劑和水,最后混合攪拌即可得到酸洗鈍化液。
優選的,所述在步驟1中,甲酸的濃度為1-10%,甲酸的最優濃度為5%。
優選的,所述在步驟1中,添加劑中氟化鈉占35%,酒石酸占25%,植酸占20%,油醇聚氧乙烯醚占2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設置原料配比和混合攪拌的工藝流程,解決了目前的酸洗鈍化液鋼材的酸洗鈍化速度只能通過增加鹽酸來實現,酸洗液使用時間有限,太多的鹽酸很容易造成“過酸洗”,帶來鋼材的損耗,甚至留下質量隱患的問題,該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具備無需增加鹽酸便能增加酸洗鈍化的速度,還能延長酸洗液使用時間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描述,這些實施例僅是舉例說明性的而沒有任何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材表面氧化膜成形酸洗鈍化液配方,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原料配比:原料包括鹽酸、添加劑、穩定劑、緩蝕劑和水,穩定劑為甲酸,緩蝕劑為巰基苯駢噻唑(MBT)和甲基苯駢三氮唑的混合物,添加劑包括氟化鈉、酒石酸、植酸、油醇聚氧乙烯醚,各組分的比例為:鹽酸5~10%、添加劑1~5%、穩定劑5~15%、緩蝕劑5~15%、水55~84%;
步驟2:混合攪拌:按比例加入鹽酸、添加劑、穩定劑、緩蝕劑和水,最后混合攪拌即可得到酸洗鈍化液。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新會億利增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江門市新會億利增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82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