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間隔點用感光膠材料及間隔點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8175.0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4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勇祥;劉永生;傅志敏;鄭建萬;秦重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昌南玻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F7/004 | 分類號: | G03F7/004;G03F7/027;G03F7/2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間隔 感光 材料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間隔點用感光膠材料及間隔點的制備工藝,該材料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乙酸丙二醇單甲基醚酯25?45%、二乙二醇甲乙醚15?30%、丙烯酸類樹脂15?35%和光起始劑5?10%,還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0.5?5%、炭黑0.5?3%和交聯劑0.5?5%。通過以上原料配制成近似透明的間隔點感光材料。適合用于壓力感應層上的間隔點。具體通過黃光工藝在玻璃或PET基材上做成陣列間隔點。將通過間隔點的光在膜層內形成漫反射,有效解決常規透明感光膠材制備的間隔點發亮問題。利用該材料制備的間隔點,能夠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特別是在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有較大的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控顯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間隔點用感光膠材料及間隔點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自電容觸摸屏在手機平板等領域的應用后,后期又在觸控的基礎上實現3D touch功能。現市面上帶有3D touch功能的手機平板等隨處可見。要實現3D touch功能,需要在觸控屏接觸顯示屏的一面制作一層間隔點。間隔點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案,分別是黃光方案和絲印方案。
絲印方案,生產設備簡單,容易實現,在油墨選擇上也比較豐富,但絲印治具和產品良率上有很大挑戰。絲印治具是在一張很薄的鋼板上開孔,因其開孔精度要求較高,孔徑均勻性也較難保持一致。從絲印工藝上來描述,每一個小片上有上萬點,絲印過程中容易產生漏印點和拉絲等不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更難實現大片絲印,只能分切成小片絲印,生產效率低。
黃光方案,工藝上可以規避絲印的缺陷,可以輕松實現大片間隔點加工,生產效率和品質上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因間隔點是密布在可視區內,不能采用黑色或彩色感光材料,否則能明顯看到排列的顏色點。而現有的透明OC感光膠,雖然滿足透過性好的要求,制備的成品在點亮屏后間隔點會形成亮點,嚴重影響視覺效果。特別是在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上,很難被消費者接受。因此黃光工藝生產的產品使用范圍受限,只能用在視覺效果要求較低的產品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間隔點用感光膠材料及間隔點的制備工藝,通過對感光材料的配方進行調節,采用黃光工藝進行成型,最后的產品可以解決有效解決間隔點發亮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間隔點用感光膠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45%、二乙二醇甲乙醚15-30%、丙烯酸類樹脂15-35%和光起始劑5-10%。
進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類樹脂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
進一步地,所述的光起始劑為醋酸正丁酯。
進一步地,該感光膠材料的原料還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0.5-5%、炭黑0.5-3%和交聯劑0.5-5%。
進一步地,所述交聯劑為過氧化二異丙苯。
進一步地,該感光膠材料還包括其他原料總量3~1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優選配方中,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計的以下原料: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0%、二乙二醇甲乙醚25%、丙烯酸類樹脂25%、光起始劑10%、甲基丙烯酸甲酯4%、炭黑2%和交聯劑4%。
本發明還涉及所述感光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先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乙二醇甲乙醚和丙烯酸類樹脂混合均勻,然后加光起始劑及其他原料混勻。
本發明還涉及采用所述的感光膠材料進行間隔點制備的工藝,具體步驟為:
采用涂膠設備在基材表面均勻涂覆一層所述感光材料,利用設計好的間隔點mask,通過UV曝光工藝,將設計在mask上的圖形轉移到上述感光膠材薄膜上,再經過顯影工藝,將間隔點外多余的光刻膠去掉,得到間隔點圖形。
進一步地,所述的基材為玻璃或PET材質。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昌南玻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宜昌南玻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81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