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逆向配水工業冷卻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8055.0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9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高晉柏;戴正剛;陳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晉柏;宋娉;安徽正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12 | 分類號: | F28C1/12;F28F25/06;F28F25/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逆向 水工業 冷卻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逆向配水工業冷卻塔,包括:冷卻塔體,所述冷卻塔體的底端設置有填料區,所述填料區的底部設置有蓄水池;中央豎井,所述中央豎井設置在所述冷卻塔體內部的中間位置,所述中央豎井的上端設置有主水槽,所述主水槽呈十字形,其中,所述主水槽包括上水槽、設置在所述上水槽底部的下水槽,所述下主水槽的兩側外壁連通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底部設置有噴濺裝置,所述噴濺裝置位于所述填料區的上方,且噴濺裝置覆蓋所述填料區的全部,逆向配水冷卻塔將配水方向由外向內,不管水量大小,都不會造成冷卻塔外周淋水密度小和甚至出現無水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工業冷卻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逆向配水工業冷卻塔。
背景技術:
自然通風冷卻塔運行過程中,循環冷卻水(熱水)通過豎井和配水管槽,經噴嘴噴出,以水霧的形式噴灑和降落在淋水填料的表面。在填料區,冷卻水以薄膜的形式流經填料表面,與空氣進行傳熱傳質。在填料區域以下,冷卻水聚集成液滴以雨滴的形式落下,在降落過程中與冷空氣進行接觸換熱,最后落入集水池。
冷卻塔豎井為一個豎立的井筒,底部與循環水壓力管連接,頂部為敞開式,熱水經豎井送到配水高程。通過主水槽,將水配到配水槽、配水管,再通過安裝在這些水管底部的噴頭將水灑在填料上。配水性能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空氣分配及填料發揮冷卻作用的能力。配水不合理,將大大降低冷卻效果。
冷卻塔的冷卻效果與配水系統密切相關。大型和超大型自然通風冷卻塔由于其截面半徑大,配水過程的管道水頭損失不可忽略,截面上不同位置的淋水密度差異較大。且冷卻塔塔體外圍區域冷卻能力強于塔中心區域。
中央豎井冷卻塔在全世界應用廣泛,在淋水面積大的冷卻塔中,主水槽就會很長,流量一定時,沿水槽水面高程變化較大,小流量時,水槽遠端可能無水。
槽式配水,目前仍是國內外電站大型自然通風逆流濕式冷卻塔的主要配水方式。來自凝汽器的熱水通過截斷面為矩形或圓形的豎井流入主水槽。然后,依次流經配水槽、配水管,最后,通過配水管上安裝的噴頭灑向填料。
水流的有無和大小代表了塔內風的阻力分布,空氣流很少從淋水密度大的區域通過,空氣在干區(無水區)則短路。造成有水的地方缺氣,有氣的地方無水。水氣不能充分換熱,換熱效率低,塔冷卻能力下降。
在冷卻塔的換熱區域,外區空氣流速較大。內區空氣流速較低。填料區的溫度呈外低內高分布。
根據外區,內區溫度場分布狀況,合理漸次由內至外,增大淋水密度,使風量與水量相匹配,就能提高冷卻塔冷卻能力。采用逆向配水,U型主水槽構造,即可達到目的。
在既有冷卻塔內,空氣溫度沿徑向由外向內逐漸升高,速度逐漸降低。塔中心區域處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速度低。所以應當在冷卻能力強的區域,加大淋水密度,而在冷卻能力較低的區域,降低淋水密度。
冷卻塔的現行配水,無論是槽式配水還是管式配水,熱水在進入冷卻塔后總的流向都是由內向外,即熱水在豎井內到達配水高程后,由豎井流向其周圍的配水區域。之所以采用由內向外的配水方向,是由于豎井設置在冷卻塔內部中央,對冷卻塔進風口的通風阻力影響小,并且可以方便地通過配水槽或配水管達到配水的目的。這種配水系統布置,熱水是自處于冷卻塔內中央豎井流向周圍配水區域,故總的流向是由內向外。
不論是沿配水槽還是配水管,水的溫度變化不大。如果單從水溫變化上考慮,水的流向由內向外和由外到內,沒有差別。
熱水在由內向外流動過程中,每經過一處噴濺裝置,總的水量不斷減少,由于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影響,噴濺裝置的進口壓頭自內向外逐漸降低,同一型號的噴濺裝置出水量逐漸減少,造成內區淋水密度大,外區淋水密度小。甚至在水量小時,出現配水槽或配水管遠端無水,氣流在冷卻塔外圍區域形成短路,大大降低了冷卻塔的冷卻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晉柏;宋娉;安徽正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高晉柏;宋娉;安徽正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80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