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模擬履帶車輛動力性能試驗的臺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76916.1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0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劍峰;郭致遠;王超凡;李愛國;隗立國;王坤;金圣楠;鄭貞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劉二格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模擬 履帶 車輛 動力 性能 試驗 臺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用于模擬履帶車輛動力性能試驗的臺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進行履帶車輛等效慣量計算
計算考慮行動系統慣量的履帶車輛整車當量質量以及當量慣量,并將當量慣量等效至履帶車輛動力裝置傳動輸出軸上;
(2)根據動力學模型計算出車速
將臺架加載電機實測的扭矩數值送至車輛動力學模型,根據車輛運動方程式計算履帶車輛的車速;
(3)計算反饋控制力矩
根據車速進一步計算出動力裝置傳動輸出的轉速,并與臺架加載電機實測的轉速相比較,作為反饋控制器的輸入,進而計算出反饋控制力矩;
(4)計算前饋控制力矩
根據考慮行動系統慣量的履帶車輛整車當量質量以及當量慣量,計算前饋控制力矩;
(5)計算加載電機所需的控制轉矩
將反饋控制力矩和前饋控制力矩求和,計算加載電機所需的控制轉矩;
所述步驟(1)中,由下式進行履帶車輛行動系統及整車平動等效慣量計算:
其中,J為等效至主動輪處的慣量,Jc為整車平動部分等效慣量,JF為整車平動部分等效慣量,JLD為履帶部分等效慣量;
mls:履帶上部分的質量;
mlq:履帶前部分的質量;
mlh:履帶后部分的質量;
mlc:履帶與輪子接觸部分總質量;
mν:整車質量
α:前進角;
β:離去角;
R:主動輪半徑;
mf:單個負重輪質量;
R1:負重輪外半徑;
R2:負重輪內半徑;
采用下式計算出考慮行動系統慣量的當量質量:
m=J/R2
采用下式計算出等效至傳動輸出的當量慣量:
I1=Ji2
其中,m為考慮行動系統慣量的當量質量,I1為等效至傳動輸出的當量慣量,i為動力裝置輸出至主動輪的傳動比;
所述步驟(2)中,根據動力學模型計算車速:
T1(0.95-0.0017v)i/R-Gf-G sinα1=ma
其中,G為整車重量,f為路面阻力系數,v為車輛速度,α1為路面坡道角度,T1為動力裝置傳動輸出扭矩,a為車輛加速度;
對車輛加速度進行積分即可計算出車輛的速度;
所述步驟(3)中,根據步驟(2)計算出的車速,采用下式計算傳動輸出的轉速:
ω=vi/R
其中,ω為傳動輸出轉速的計算值;
采用下式計算反饋控制的力矩:
T2=kp(ω-ω1)+ki∫(ω-ω1)
其中,ω1為傳動輸出轉速的測量值,kp、ki為控制器的參數;
所述步驟(4)中,按下式計算前饋控制力矩:
T3=I2ma/I1+(1-I2/I1)T1
其中,I2為電機軸的慣量,T3為前饋控制力矩;
所述步驟(5)中,采用下式計算加載電機的控制轉矩:
T4=T2+T3
其中,T4為加載電機的控制轉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69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件生產用的油漆烘干設備
- 下一篇:一種針對紡織布料的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