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傳染源建筑隔離預防用醫療隔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5109.8 | 申請日: | 202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7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于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丹 |
| 主分類號: | E04H17/20 | 分類號: | E04H17/20;E04H17/22;G08B3/10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創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申萍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傳染源 建筑 隔離 預防 醫療 裝置 | ||
1.一種基于傳染源建筑隔離預防用醫療隔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機構(1),所述支撐機構(1)與隔離機構(2)插接配合;所述支撐機構(1)底部磁吸安裝有吸附機構(3);所述支撐機構(1)包括有下圓柱(101)、連接柱(102)、上圓柱(103)、等腰梯形凹槽(104)、絕緣插片凸起A(106),下圓柱(101)正上方設置有一根與其同軸心且不接觸的上圓柱(103),且上圓柱(103)與下圓柱(101)之間通過一根連接柱(102)固定相連接,下圓柱(101)頂端面、上圓柱(103)頂端面均呈環形陣列狀各開設有四處等腰梯形凹槽(104),每處等腰梯形凹槽(104)內端面中間部位均鑲嵌有一塊絕緣插片凸起A(106),上圓柱(103)與下圓柱(101)之間的間距大于等腰梯形凹槽(104)的深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傳染源建筑隔離預防用醫療隔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1)包括有圓形底座(105)、圓臺狀凹槽(107)、矩形警示殼體A(108)、圓形磁鐵塊(109)、矩形貫通插槽(1010)、蜂鳴器A(1011)、第一導電片(1012)、紐扣電池A(1013)、第二導電片(1014)、電路彈簧A(1015),下圓柱(101)底端面固定連接有與其同軸心的圓形底座(105),且圓形底座(105)底端面軸心部位開設有一處圓臺狀凹槽(107),圓臺狀凹槽(107)內端頂面中心部位內嵌安裝有矩形警示殼體A(108),矩形警示殼體A(108)內部依次安裝有蜂鳴器A(1011)、第一導電片(1012)、紐扣電池A(1013)、第二導電片(1014)、電路彈簧A(1015),且第一導電片(1012)和第二導電片(1014)均通過導線與蜂鳴器A(1011)管腳相連接,電路彈簧A(1015)普通伸展狀態下,第一導電片(1012)、紐扣電池A(1013)、第二導電片(1014)處于依次相接觸狀態,矩形警示殼體A(108)底端面相對于第一導電片(1012)與紐扣電池A(1013)相接觸部位開設有矩形貫通插槽(1010),矩形警示殼體A(108)底端面呈對稱狀鑲嵌有兩塊圓形磁鐵塊(109)。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傳染源建筑隔離預防用醫療隔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機構(3)包括有鐵質圓盤(301)、絕緣插片(302)、吸盤(303),鐵質圓盤(301)頂端面中間部位鑲嵌有一塊絕緣插片(302),鐵質圓盤(301)底端面呈環形陣列狀共固定連接有四組吸盤(303),吸附機構(3)與支撐機構(1)配合狀態下,鐵質圓盤(301)頂端面與兩塊圓形磁鐵塊(109)磁吸狀態下,絕緣插片(302)插接在矩形貫通插槽(1010)內將第一導電片(1012)和紐扣電池A(1013)分隔,且四組吸盤(303)均位于圓形底座(105)底端面下側方部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傳染源建筑隔離預防用醫療隔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機構(2)包括有隔離帶(201)、限位插接機構(202)、等腰梯形插塊(203)、矩形滑動凹槽(204)、矩形收納凹槽(205)、矩形警示殼體B(206)、矩形插接凹槽(207)、上矩形塊(208)、絕緣插片凸起B(209)、下矩形塊(2010)、復位彈簧A(2011)、限位柱(2012)、限位插銷A(2013)、限位插銷B(2014)、等腰梯形滑槽(2015)、復位彈簧B(2016)、圓形限位凹槽A(2017)、圓形限位凹槽B(2018)、等腰梯形滑塊(2019)、蜂鳴器B(2020)、第三導電片(2021)、紐扣電池B(2022)、第四導電片(2023)、電路彈簧B(2024),隔離帶(201)左右兩端均固定安裝有一組限位插接機構(202),且限位插接機構(202)經由等腰梯形插塊(203)、矩形滑動凹槽(204)、矩形收納凹槽(205)、矩形警示殼體B(206)、矩形插接凹槽(207)、上矩形塊(208)、絕緣插片凸起B(209)、下矩形塊(2010)、復位彈簧A(2011)、限位柱(2012)、限位插銷A(2013)、限位插銷B(2014)、等腰梯形滑槽(2015)、復位彈簧B(2016)、圓形限位凹槽A(2017)、圓形限位凹槽B(2018)、等腰梯形滑塊(2019)、蜂鳴器B(2020)、第三導電片(2021)、紐扣電池B(2022)、第四導電片(2023)、電路彈簧B(2024)共同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丹,未經于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510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