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4692.0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8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達 |
| 主分類號: | A61G15/04 | 分類號: | A61G15/04;A61G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耳鼻喉科 診療 裝置 | ||
1.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左側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基塊(2),兩個基塊(2)之間轉動連接有軸桿(3),所述軸桿(3)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塊(4),所述軸桿(3)的表面設置有復位機構(5),所述連接塊(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靠背(6),所述軸桿(3)的前端貫穿至前側基塊(2)的正表面并設置有鎖固機構一(7),所述靠背(6)的頂部設置有頭托(8),所述頭托(8)與靠背(6)之間設置有鎖固機構二(9),所述頭托(8)的右側設置有兩個弧形夾板(10),所述弧形夾板(10)的一側開設有矩形通孔(11),所述頭托(8)與弧形夾板(10)之間設置有調節機構(12),所述座板(1)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5)包括開設在連接塊(4)底部的豁口(51),所述軸桿(3)的表面套設有扭簧(52),所述扭簧(52)位于豁口(51)的內腔,所述扭簧(52)的一端與豁口(5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扭簧(52)的另一端與座板(1)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固機構一(7)包括固定于座板(1)前側的殼體(71),所述基塊(2)的前端延伸至殼體(71)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齒輪一(72),所述殼體(71)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螺套一(73),所述螺套一(73)的內腔螺紋連接有螺桿一(74),所述螺桿一(74)的左端轉動連接有弧形齒板一(75),所述螺桿一(74)的右端貫穿至殼體(71)的右側并固定安裝有旋鈕一(7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固機構二(9)包括開設在靠背(6)頂部的槽體(91),所述頭托(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轉桿(92),所述轉桿(92)的底部延伸至槽體(91)的內腔并與槽體(91)的內壁轉動連接,所述轉桿(92)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齒輪二(93),所述槽體(91)內腔的左側開設有活動槽(94),所述靠背(6)的左側嵌入式固定連接有螺套二(95),所述螺套二(95)的內腔螺紋連接有螺桿二(96),所述螺桿二(96)的右端貫穿至活動槽(94)的內腔并轉動連接有弧形齒板二(97),所述螺桿二(96)的左端固定連接有旋鈕二(98)。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一(76)與旋鈕二(98)的表面均設置有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機構(12)包括開設于頭托(8)右側的矩形長槽(121),所述矩形長槽(121)內腔的前側轉動連接有雙向螺桿(122),所述雙向螺桿(122)的后端貫穿至頭托(8)的后側并固定安裝有把手(124),所述雙向螺桿(122)表面的前側和后側均螺紋連接有螺套三(123),所述螺套三(123)的表面與矩形長槽(121)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螺套三(123)的右側與弧形夾板(10)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13)包括焊接在座板(1)底部的支撐立柱(131),所述支撐立柱(13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32),所述底座(132)的頂部開設有多個安裝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頂部和靠背(6)的右側均粘合有軟墊一(1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耳鼻喉科用診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托(8)的右側和弧形夾板(10)的內壁均粘合有軟墊二(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達,未經劉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469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