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及其預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3852.X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勇軍;廖圣;胡亞超;李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電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14 | 分類號: | G01N25/1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網柜凝露 監測 預警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及其預警方法,包括環網柜,在所述環網柜的內壁上安裝有柜壁溫度監測單元,在環網柜的底部安裝有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所述柜壁溫度監測單元和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將監測數據通過無線網絡上傳到凝露預警終端,所述凝露預警終端包括溫濕度顯示模塊和凝露預警模塊;所述柜壁溫度監測單元用于監測環網柜柜體內壁的表面溫度,所述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用于監測環網柜柜體內底部的溫度和濕度。本發明利用多個傳感器采集環網柜內的溫濕度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判斷出環網柜中是否有凝露,并且將分析處理結果通過凝露預警裝置顯示出來,使工作人員對環網柜內的凝露情況及時做出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設備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及其預警方法。
背景技術
環網柜是一組高壓開關的電氣設備,由金屬或非金屬絕緣體拼裝成間隔式環網供電單元,環網柜內設有母線接頭和刀聞開關等重要設備。由于環網柜的運行條件在戶外且柜體相對封閉,容易發生凝露現象,尤其在冬季;環網柜柜內凝露主要集中在柜體內壁表面,凝露的發生取決于柜內相對濕度和柜體內壁溫度,當柜體內壁溫度低于所處溫濕度的露點溫度時,就會發生凝露現象。
環網柜柜內凝露或者受潮導致的絕緣擊穿問題頻發,更有甚者會導致火災和大面積停電等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環網柜容易產生凝露的缺點,提出了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及其預警方法,能夠在環網柜中凝露產生時發出相應的預警,以便運維人員及時處理,避免發生重大電力事故。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包括環網柜,其關鍵在于:在所述環網柜的內壁上安裝有柜壁溫度監測單元,在環網柜的底部安裝有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所述柜壁溫度監測單元和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將監測數據通過無線網絡上傳到凝露預警終端,所述凝露預警終端包括溫濕度顯示模塊和凝露預警模塊;
所述柜壁溫度監測單元用于監測環網柜柜體內壁的表面溫度,所述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用于監測環網柜柜體內底部的溫度和濕度。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柜壁溫度監測單元和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對環網柜內的環境進行數據采集,采集后的數據通過凝露預警終端處理和顯示,并在需要的時候做出凝露預警,一邊工作人員盡快對環網柜中的凝露進行處理,預防因為凝露而發生的電力事故。
進一步地,所述柜壁溫度監測單元由M個表面溫度傳感器組成,其均勻分布在所述環網柜的柜內頂部和側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柜內溫濕度監測單元由N個溫濕度傳感器組成,該N個溫濕度傳感器均勻分布在環網柜底部的電纜進線處。
采用上述方案,多個表面溫度傳感器和溫濕度傳感器同時工作,降低單個傳感器產生誤差的可能性,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準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溫濕度傳感器通過墊塊固定安裝在環網柜底部,該墊塊采用環氧樹脂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如若環網柜內部已經產生凝露或者已經凝結成水珠,環網柜底部便會由一定量的水,在傳感器底部增加墊塊,是為了防止凝露浸濕安裝在底部的溫濕度傳感器,從而造成傳感器損壞。一般地,環氧樹脂材料的墊塊的厚度應該不小于10cm。
進一步地,所述凝露預警終端或為可安裝的凝露預警器,該凝露預警器安裝在所述環網柜柜體頂端或者工作人員的辦公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凝露預警終端或以APP形式安裝在工作人員手機上。
采用上述方案,凝露預警裝置可以有多種裝備形式,其中凝露預警器和手機APP為較為便捷的兩種方式。
一種環網柜凝露監測預警裝置的預警方法,其關鍵在于:預警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電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云南電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38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