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72664.5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70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蔡飛;李曉春;王維;董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0 | 分類號: | 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判斷 氮壓罐 水泵 之間 閘閥 閘板 是否 脫落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補水泵通往氮壓罐的管路不通水時,首先啟動備用水泵,如果備用水泵運行,通水正常,則判斷為原工作水泵管路故障,當備用水泵運行時,仍不通水,則確定為閘閥閘板脫落;逐個檢查閘閥;確定具體脫落閘板的閘閥:1)開關閘閥,旋轉閥桿過程中沒有阻力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2)開啟閘閥和水泵之間管道上的排水閥門放水,氮壓罐水位不降低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3)閘閥從關閉到完全開啟,該閘閥連接管路內無水壓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本發明避免補水泵一直工作而做無效工作,水泵長期旋轉造成水泵蝸殼內水溫升高,能耗損失。縮短判斷時間,加快檢修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新水經過過濾器過濾,通過陽床離子交換,然后除二氧化碳,進入陰床離子交換,最后進入除鹽水箱備用。補水泵與氮壓罐水位計連鎖,在水位下限,水泵自動啟動從除鹽水箱抽水經過除氧器除氧,補水到氮壓罐,當水位到達水位上限,水泵自動停止運行。陰床陽床則通過工業氫氧化鈉和鹽酸再生。
循環泵高速旋轉,除鹽水閉路循環系統管路內的水獲得能量運動。水泵吸入口的水被加壓后經過水管道、閥門,然后被分配到高爐冷卻設備(冷卻壁和冷卻板)、風口二套、爐基水冷管、熱風爐各閥。在用水點的最高點處經過脫氣罐脫汽,水返回自動反沖洗過濾器過濾,蒸發式空冷器冷卻,最后到達水泵吸入口,完成整個循環過程。
由于水的消耗,需要通過氮壓罐和補水泵補水,保證系統不缺水。管路上各種閥門做為流量調節、檢查冷卻壁內漏和檢修斷水控制閥門,同時事故狀態下停水,保證不缺水和緊急使用備用水。
除鹽水閉路循環系統補水正常情況下,每次補水量是一定的。由于漏水點是固定的,漏水量也是固定的,加上各種條件的影響,補水時間的間隔大致相同,如果時間間隔突然變短,一直持續不變,明設管道漏水點沒有,可以確定是高爐冷卻設備漏水。泄漏量大時,生產過程中通過點火查找,如果是在較長休風機會可以通過試壓的辦法確定哪塊冷卻設備破損,查找到以后改通工業水的方法維持使用,如果有長時間休風機會,穿金屬軟管或安裝冷卻棒的方法延長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避免閘閥閘板脫落后,水泵長期旋轉造成水泵蝸殼內水溫升高,能耗損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補水泵通往氮壓罐的管路不通水時,首先啟動備用水泵,當備用水泵運行時,仍不通水,則確定為閘閥閘板脫落;逐個檢查閘閥;通過以下方式確認閘閥:
1)開關閘閥,旋轉閥桿過程中沒有阻力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
2)開啟閘閥和水泵之間管道上的排水閥門放水,氮壓罐水位不降低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
3)閘閥從關閉到完全開啟,該閘閥連接管路內無水壓時,判斷該閘閥閘板脫落。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避免補水泵一直工作而做無效工作,水泵長期旋轉造成水泵蝸殼內水溫升高,能耗損失。縮短判斷時間,加快檢修時間,盡快恢復正常運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這些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進行描述,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制。
快速判斷氮壓罐與補水泵之間閘閥閘板是否脫落的方法,補水泵通往氮壓罐的管路不通水時,首先啟動備用水泵,如果備用水泵運行,通水正常,則判斷為原工作水泵管路故障,當備用水泵運行時,仍不通水,則確定為閘閥閘板脫落;逐個檢查閘閥;確定具體脫落閘板的閘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26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