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用中速柴油機尾氣脫硝降噪一體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72328.0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4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占虎;高益多;沈建華;靖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8 | 分類號: | F01N3/28;F01N3/20;F01N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 地址: | 2120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速 柴油機 尾氣 脫硝降噪 一體化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船用中速柴油機尾氣脫硝降噪一體化裝置,包括反應塔和儲氣罐,反應塔內從下至分別通過導流板分隔為進氣室、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和第三反應室,導流管從反應塔底部進入進氣室,引流管從反應塔頂部引出。導流板上密集分布多個消音孔,導流板的外緣分別與反應塔壁板固定連接。數塊催化劑塊分別固定在反應室的底部的型鋼框架上,各反應室下側均橫置一根吹灰管組件,吹灰管組件一端穿出對應位置的反應塔壁板,通過電磁二通閥分別與儲氣罐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固定連接。本發明將脫硝、消音與吹灰裝置集成為一體,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不僅減小了柴油機排氣系統的復雜程度,同時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柴油機尾氣脫硝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集成了船用柴油機尾氣脫硝和降噪于一體的裝置,屬于內燃機尾氣后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際海事組織Tier III排放法規的強制實施,越來越多的船用柴油機開始加裝尾氣SCR(催化還原)脫硝裝置來滿足最新的排放法規,降低船用柴油機的尾氣污染。這就增大了船用柴油機排氣系統的結構,導致其布置復雜,占用空間較大。通常一艘船舶要配備多臺柴油發電機組,在船用柴油機的尾氣處理系統中,除了脫硝外,還需吹掉附著在脫硝所用的催化劑表面的顆粒物,從而避免產生因排氣背壓過高而增加油耗而影響柴油機性能,甚至損害柴油機的不良后果。另外,還需降低吹灰時產生的噪聲。現有的船用柴油機尾氣脫硝和降噪各由獨立的裝置分別進行,結構龐大,給船用柴油機的布局帶來諸多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船用中速柴油機尾氣脫硝降噪一體化裝置,旨在減少了柴油機排氣系統的復雜程度,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可靠性。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船用中速柴油機尾氣脫硝降噪一體化裝置,包括并排設置的反應塔和儲氣罐,所述儲氣罐的上下端分別通過連接機構與反應塔固定連接;反應塔內從下至分別通過導流板分隔為進氣室、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和第三反應室,導流管從反應塔底部進入進氣室,引流管從反應塔頂部引出;所述導流板上密集分布多個消音孔,導流板的橫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兩側斜邊下端分別向外彎折出水平底邊,導流板的外緣分別與反應塔壁板固定連接;每個反應室的底部分別固定有成矩陣結構的型鋼框架,數塊催化劑塊分別通過壓板固定在型鋼框架上,各反應室內的型鋼框架下側均橫置一根吹灰管組件,所述吹灰管組件一端穿出對應位置的反應塔壁板,通過電磁二通閥分別與儲氣罐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進一步實現: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板上的消音孔孔徑為2.5~3.5mm, 消音孔之間的孔距為1.0 cm~1.5cm。
進一步的,所述吹灰管組件包括固定連接的主管和數根支管,所述數根支管間隔排列,交錯固定在主管兩側,且與主管垂直相交;支管直徑d為0.74~0.76的主管直徑D;主管上側和支管上側分別間隔排列多個吹灰孔,主管一端穿出對應位置的反應塔壁板,通過電磁二通閥分別與儲氣罐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上側和支管上側的吹灰孔的間距為38mm~42mm,吹灰孔的孔徑為1.8mm~2.2mm,吹灰孔上側設有朝上的120°倒角。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機構包括水平板、垂直板、槽形板和倒L形板,水平板固定在儲氣罐一側上,垂直板固定在反應塔與儲氣罐相鄰的一側上,槽形板一端與垂直板固定連接,槽形板另一端與倒L形板的直板固定連接,倒L形板的橫板固定在水平板上。
進一步的,在反應塔一側對應反應室的位置分別設有檢修口,所述檢修口外設有可啟閉的檢修門。
本發明在反應塔內通過導流板分隔成進氣室和三個反應室,在導流板上密集分布多個消音孔,在各反應室內的型鋼框架下側均橫置一根吹灰管組件,從而將脫硝、消音與吹灰裝置集成為一體,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不僅減小了柴油機排氣系統的復雜程度,同時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柴油機尾氣脫硝降噪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動力有限公司,未經中船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723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