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泄壓式變量泵的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9730.3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2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魏彪;許仲秋;劉光明;佘笑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14/00 | 分類號: | F04C14/00;F04C14/24;F04C2/344;F01M1/02 |
| 代理公司: | 衡陽雁城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李政科 |
| 地址: | 4214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泄壓式 變量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泄壓式變量泵的控制系統,包括泄壓式變量泵、先導閥、電磁閥、泵出口、主油道、油底殼、ECU,所述泄壓式變量泵設有第一反饋油腔和第二反饋油腔;第一反饋油腔和第二反饋油腔分別通過油路與泵出口或主油道相通,其中第二反饋油腔和泵出口或主油道之間的油路上設有一個先導閥,該先導閥包括控制腔和中轉室;電磁閥設置在先導閥的控制腔和主油道之間的油路上,來自主油道的反饋油經電磁閥對先導閥進行控制,隨著先導閥閥芯的移動,第二反饋油腔通過先導閥的中轉室擇一地與泵出口/主油道或油底殼相通。本發明通過比例電磁閥和先導閥的組合實現了泄壓式變量泵的全可變排量控制,且控制精度得到明顯改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燃機潤滑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泄壓式變量泵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全可變排量機油泵控制系統能夠實現發動機潤滑系統按需供油,提升節能效果。現有技術中,全可變排量機油泵控制系統普遍采用增壓式,即主油道油壓通過比例電磁閥驅動滑塊變量,這種變量方式缺乏壓力補償控制裝置,控制精度以及響應時間較差;而泄壓式變量泵主要是開關電磁閥控制的二級變排量泵,但是卻無法實現排量全可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泄壓式變量泵的控制系統,實現排量全可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泄壓式變量泵的控制系統,包括泄壓式變量泵、先導閥、電磁閥、泵出口、主油道、油底殼、ECU,所述泄壓式變量泵包括泵體、變量滑塊、變量彈簧、第一反饋油腔、第二反饋油腔,第一反饋油腔設置在變量滑塊的一側,第二反饋油腔和變量彈簧設置在變量滑塊的另一側;第一反饋油腔和第二反饋油腔分別通過油路與泵出口或主油道相通,其中第二反饋油腔和泵出口或主油道之間的油路上設有一個先導閥,該先導閥包括控制腔和中轉室;所述電磁閥設置在先導閥的控制腔和主油道之間的油路上,來自主油道的反饋油經電磁閥對先導閥進行控制,隨著先導閥閥芯的移動,第二反饋油腔通過先導閥的中轉室擇一地與泵出口/主油道或油底殼相通;當第二反饋油腔與油底殼連通時,第一反饋油腔內的油壓力大于第二反饋油腔內的油壓力與變量彈簧預緊力之和,第一反饋油腔內的油壓則會推動變量滑塊壓縮變量彈簧進行徑向移動,使變量滑塊與轉子的偏心量減少,從而降低輸出排量。
進一步地,所述先導閥和泵出口或主油道之間的油路上設有阻尼孔。
優選地,所述電磁閥為比例電磁閥,比例電磁閥的輸出壓力由ECU根據其收集到的各傳感器信號進而調節比例電磁閥占空比實現。
進一步地,所述泵出口和油底殼之間的油路上裝有安全閥。
本發明通過比例電磁閥和先導閥的組合實現了泄壓式變量泵的全可變排量控制,且控制精度得到明顯改善,響應時間得到明顯縮短,極大提升了發動機潤滑系統的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泄壓式變量泵、1a——第一控制腔、1b——第二控制腔、 2——先導閥、3——電磁閥、4——泵出口、5——主油道、6— —ECU、7——阻尼孔、8——安全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97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