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9404.2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01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波;許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N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預立生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紅偉;孟祥斌 |
| 地址: | 233004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下 埋植式 膽道 引流 | ||
1.一種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包括單腔引流管和植入式輸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輸液座與單腔引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連接;單腔引流管包括體內前段、體內中段和體內尾段,在體內前段設置避免膽汁返流的防返流組件,防返流組件包括位于單腔引流管內對稱設置的兩個結構相同的防返流瓣膜,以及對稱設置在單腔引流管內側壁的限位件;在體內尾段的末端設置避免膽道引流管在正常使用過程中I125粒子自體內尾段發生脫落的防脫落組件;在單腔引流管內還設置能夠容納對腫瘤起放射治療作用的I125粒子的容納結構;所述容納結構為設置在單腔引流管一側管壁內的側腔,側腔的內徑小于I125粒子的外徑,且位于側腔內的I125粒子連續排列;另外,在單腔引流管的體內尾段區域設置有側腔的一側設置與側腔相連通的通孔,通孔的內徑與I125粒子的外徑相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瓣膜包括與單腔引流管內側壁連接的第一弧形片,以及與第一弧形片一體連接的第二弧形片;第二弧形片的長邊兩側對稱設置與限位件配合使用的活動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片的外邊緣與單腔引流管的內側壁弧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件的一端設置為球形結構,活動件的另一端與第二弧形片的長邊連接;限位件的一端與單腔引流管的內側壁連接,另一端設置為與球形結構匹配使用的球形凹槽,在有液體沖擊的條件下球形結構在球形凹槽內部無障礙滑動,無液體沖擊的條件下球形結構不與球形凹槽發生相對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件均勻設置在第二弧形片的長邊的兩側,且在一個第二弧形片上的數量設置為8-14個;限位件與活動件的數量相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活動件數量設置為12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腔內的通孔沿著體內尾段之間的區域設置為實心;且側腔朝向單腔引流管體內尾段的一端設置為封閉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單腔引流管中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6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單腔引流管中軸線之間的夾角設置為45°。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單腔引流管體內尾段的管腔內設置一帶有十字槽的定位件,定位件攜帶有不透X線金屬標記點,且定位件的外周邊緣與單腔引流管的內側壁連接;十字槽槽孔的尺寸小于I125粒子直徑。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皮下埋植式的膽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所在位置與體內尾段末端之間的距離小于定位件所在位置與體內尾段末端之間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未經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940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