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滑軌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6547.8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604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庚金;楊順和;翁子承;王俊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29/04 | 分類號: | F16C2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聞卿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軌 總成 | ||
本發明有關一種滑軌總成,包含有一第一軌、一第二軌、一第三軌以及一限位件。該第三軌活動地安裝在該第一軌與該第二軌之間。該第二軌與該第三軌可相對該第一軌自一預定位置沿一第一方向位移;該限位件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當該第二軌與該第三軌相對該第一軌處于該預定位置時,該限位件的第一部設置位于相鄰該第一軌、該第二軌及該第三軌的端部,而該限位件的第二部用以防止該第一軌、該第二軌及該第三軌彼此之間往一第二方向脫離。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為相互垂直的方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軌,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可靠性的滑軌總成。
背景技術
圖1顯示已知技術的一滑軌總成10。該滑軌總成10包含多個滑軌。其中,一第二軌14活動地安裝在該第一軌12的一通道16內、以及一助滑裝置18具有多個滾珠可用以助于該第二軌14相對該第一軌12的縱向位移。進一步而言,該滑軌總成10必須符合一些標準的安全規范與質量管控,才能滿足市場的基本需求。例如,該滑軌總成10通常必須接受一震動測試,用以檢驗該滑軌總成10的滑軌是否耐用且能否承載一特定重量的承載物(例如服務器或抽屜等類似物)。其中,當該滑軌總成10接受該震動測試時(圖1僅以一力量F施加至該滑軌總成10作示意),如果該滑軌總成10接受該力量F后產生滑軌彼此之間有脫離或彎曲的現象,則代表該滑軌總成10的安全與質量上是有疑慮的。圖1顯示該滑軌總成10接受該力量F后,部分的該第二軌14相對該第一軌12有橫向(或側向)脫離或彎曲的現象,此將造成該第二軌14未能正確地安裝在該第一軌12的通道16內,且導致該第二軌14無法順利相對該第一軌12位移。
因此,如何研發一種具有可靠性的滑軌總成,便成為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可靠性的滑軌總成,以實現滑軌總成在收合位置時具有緊密的穩固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觀點,一種滑軌總成包含一第一軌、一第二軌、一第三軌以及一限位件。該第一軌包含一第一墻、一第二墻與一縱向墻連接在該第一軌的第一墻與第二墻之間;該第二軌包含一第一墻、一第二墻與一縱向墻連接在該第二軌的第一墻與第二墻之間;該第三軌活動地安裝在該第一軌與該第二軌之間,且該第二軌與該第三軌可相對該第一軌自一收合位置沿一第一方向位移;該限位件具有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其中,當該第二軌與該第三軌相對該第一軌處于該收合位置時,該限位件的第一部設置位于相鄰該第一軌、該第二軌及該第三軌的前端部,而該限位件的第二部用以防止該第一軌、該第二軌及該第三軌彼此之間往一第二方向脫離,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為垂直方向關系。
較佳地,該第一軌設置有一支架,該支架固定地連接該第一軌,該支架具有一限位特征,該限位特征包含一上部、一下部及一中間部,該上部、下部及該中間部共同定義一限位空間,用以供該限位件的第二部延伸進入而與該限位特征的上部、下部及該中間部形成限位關系。
較佳地,該支架具有一上支撐部、一下支撐部及一中間支撐部連接在該上支撐部與該下支撐部之間,且該上支撐部位于相鄰該第一軌的第一墻,該下支撐部位于相鄰該第一軌的第二墻,該中間支撐部位于相鄰該第一軌的縱向墻。
較佳地,該限位特征是一缺口型態。
較佳地,該限位特征的中間部位于相鄰該第一軌的前端部,而該限位特征的上部及下部是位于超出該第一軌的前端部。
較佳地,該限位件是固定地設置于該第二軌。
較佳地,該限位件與該第二軌是整合在一起。
較佳地,該限位件的第二部實質上是自該第一部垂直地延伸。
較佳地,當該第二軌與該第三軌相對該第一軌自該收合位置位移至一延伸位置時,該限位件遠離該第一軌及該第三軌的前端部。
較佳地,該滑軌總成還包含至少一助滑裝置,且該第一軌、該第二軌及該第三軌通過該至少一助滑裝置相對彼此支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65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