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界面控制的高延伸冷軋鍍鋅鋼帶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5798.4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64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呂家舜;楊洪剛;徐聞慧;王永明;徐承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6;C22C38/34;C22C38/44;C22C38/54;C22C38/58;C21D1/26;C21D6/00;C21D8/02;C21D9/52;C21D11/00;C21D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界面 控制 延伸 冷軋 鍍鋅 及其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基于界面控制的高延伸冷軋鍍鋅鋼帶,其特征在于鋼帶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組成為:C 0.19%~0.50%,Si0.01%~2.0%,Mn4.0%~11.00%,P≤0.020%,S≤0.010%,Al0.03%~1.50%,Cr≤1.00%,Mo≤0.50%,Ni≤2.00%,B≤0.0040%,Ca≤0.008%,Mg≤0.008%;其余為Fe和一些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所述鋼帶組織為納米板條馬氏體+納米孿晶殘余奧氏體即M+A,其中馬氏體體積分數75%~95%,殘余奧氏體5%~25%,其中馬氏體的形態為納米板條狀,馬氏體板條的長度在50-1000納米的范圍內;納米孿晶殘余奧氏體分布于納米板條馬氏體相之間,引起化學界面的為鋼中的C、Mn原子,同時控制晶粒尺寸在5um以下,鋼板的抗拉強度大于1700MPa,伸長率大于20%。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界面控制的高延伸冷軋鍍鋅鋼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經熱軋、冷軋后的鋼帶進行再結晶退火和化學界面控制;所述再結晶連續退火工藝為:將冷軋后的鋼帶以不小于20℃/s的速度加熱到單相奧氏體區,然后以不大于50℃/s的速度冷卻到室溫,鋼板組織為鐵素體+亞穩過冷奧氏體;所述化學界面控制工藝為:以不小于100℃/s的速度快速加熱,至780~980℃以后立即以不小于100℃/s的速度冷卻至Ms點以下的溫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基于界面控制的高延伸冷軋鍍鋅鋼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軋要求終軋溫度不大于950℃,卷取溫度420~680℃,控制熱軋鋼板的組織結構為鐵素體+下貝氏體的組織,下貝氏體組織中分布有細小彌散的碳化物。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基于界面控制的高延伸冷軋鍍鋅鋼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軋的壓縮比50%~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579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加熱裝置的假發托
- 下一篇:一種裝料車自動走行定位系統及判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