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5354.0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57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朗夏;劉小會;黃秀珠;馬潔;高學娟;李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713 | 分類號: | A61K31/713;A61P35/00;A61P35/04;C12N15/85;C12N15/88;C12N15/12;C12N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蘇運貞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gsn mrna utr 制備 腫瘤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首次發現GSN mRNA的3’UTR可以通過介導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細胞遷移、侵襲和增殖的能力,并且GSN mRNA的3’UTR具有獨立于外源共表達或內源表達的GSN蛋白的功能。GSN mRNA的3’UTR分子量小,且易在體外生產和純化,不易被宿主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排斥,能夠顯著抑制肺腺癌細胞發生EMT,具有成為有別于已存在的肺腺癌蛋白或抗體類藥物的RNA新型藥物的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領域,涉及一種特異性3’端非編碼區功能的新發現,特別涉及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細胞質凝溶膠蛋白(Gelsolin,GSN)是目前已知的F-actin切割蛋白中效應最強的肌動蛋白調節蛋白,可以通過切斷、封閉肌動蛋白絲,或使actin聚集等方式來調控actin的結構與代謝功能,影響腫瘤生長、轉移、凋亡、增殖和分化等過程,并且與癌癥預后情況有很大聯系。大量臨床數據顯示,GSN蛋白可能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轉移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Shieh et al等人對229個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研究,發現高表達GSN蛋白的病人往往生存率較低。Jun Yang等人的研究指出在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鱗癌患者中,GSN蛋白的高表達與預后不良有關。目前對GSN蛋白的研究多關注于它的編碼區,對其非編碼區的研究鮮有報道。隨著人們對機制探索的深入研究,非編碼區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
多年來,人們認為從DNA到蛋白質的信息傳遞完全是通過將mRNAs的編碼區翻譯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來實現的。雖然眾所周知,mRNA的5’端和3’端也含有非編碼區(5’UTR、3’UTR),但主流觀點認為,這些區域主要通過調節mRNA的翻譯或穩定性來調節蛋白豐度。但是現在,漸漸有一些研究者發現某些基因3’UTR在生物復雜性的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3’UTR可以通過調控基因表達、mRNA的定位、競爭性結合內源miRNA或蛋白等方式發揮生物學功能。
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上皮間質轉化,EMT),是指上皮細胞通過特定程序轉化為具有間質表型細胞的生物學過程。在胚胎發育、慢性炎癥、組織重建、癌癥轉移和多種纖維化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的特征有細胞黏附分子(如E-鈣黏蛋白(E-cadherin))表達的減少、細胞角蛋白細胞骨架轉化為波形蛋白(Vimentin)為主的細胞骨架及形態上具有間充質細胞的特征等。通過EMT,上皮細胞失去了細胞極性,失去與基底膜的連接等上皮表型,獲得了較高的遷移與侵襲、抗凋亡和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能力等間質表型。EMT是上皮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細胞獲得遷移和侵襲能力的重要生物學過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是基于發明人通過Transwell、MTT和克隆形成、Westernblot等實驗方法檢測了GSN mRNA的3’UTR的對肺腺癌H1299和A549細胞遷移、侵襲、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以及對癌細胞中EMT相關蛋白E-鈣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達的影響。結果發現GSN的3’UTR對肺腺癌H1299和A549細胞遷移、侵襲、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能夠逆轉GSN蛋白對癌細胞轉化的影響。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編碼所述的GSN mRNA的3’UT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GSN mRNA的3’UTR在制備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和EMT發生藥物中的應用。
GSN mRNA的3’UTR在制備逆轉GSN蛋白對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和EMT發生的促進作用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53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