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焊縫后處理方法及焊縫后處理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5272.6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55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龔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龔海濤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B23K37/053;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江蘇漫修律師事務所 32291 | 代理人: | 趙臻淞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縫 處理 方法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焊縫后處理方法及焊縫后處理機構,焊管在焊縫后處理段內,依次經過初步擠壓、內毛刺處理、進一步擠壓處理后再進行熱處理。本發明的焊管進入焊縫后處理段工段后,首先經過至少一道的第一擠壓裝置進行初步擠壓處理,再通過內毛刺處理裝置進行內毛刺處理,最后再依次經歷至少一道的第二擠壓裝置及第三擠壓裝置進一步進行擠壓處理,即在內毛刺處理前后經過多道的擠壓裝置進行擠壓,保證焊管的外徑尺寸精度,提高焊縫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管制造、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焊縫后處理方法及焊縫后處理機構。
背景技術
焊管即焊接鋼管,是用鋼板或帶鋼經過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鋼管,。焊管在生產的過程中,鋼板或者帶鋼往往需要通過幾道、十幾道甚至幾十道的軋輥軋制后才能成型,若干道軋輥的半徑從前至后依次變小,最后達到目標鋼管的半徑值。焊管工藝流程一般為:原材料開卷—平整—端部剪切及焊接—活套—成型—焊接—去除內外毛刺—預校正—焊縫后處理—定徑及校直—探傷—切斷—檢查—上油—最終檢驗—包裝—出貨。
現有的高頻焊管生產線的焊管在焊接后進行焊縫后處理的工段中,熱處理時,通常具有交到的熱反應區,在冷卻過程中,就會出現較大的塌陷區,進而影響焊管的強度。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焊管生產生產線的生產效率低、造成較大的原材料浪費,原材料成本較高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焊管成型生產線,生產效率高、節約原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焊縫后處理方法,焊管在焊縫后處理段內,依次經過初步擠壓、內毛刺處理、進一步擠壓處理后再進行熱處理。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內毛刺處理之前采用至少一道初步擠壓處理。
內毛刺處理之后采用至少一道以上的進一步擠壓處理。
一種焊縫后處理機構,采用上述的焊縫后處理方法進行焊縫后處理,依次布置有至少一道第一擠壓裝置、內毛刺處理裝置、至少一道第二擠壓裝置及第三擠壓裝置;第一擠壓裝置進行初步擠壓處理,內毛刺處理裝置進行內毛刺處理,第二擠壓裝置、第三擠壓裝置進一步進行擠壓處理。
本發明的焊管進入焊縫后處理段工段后,首先經過至少一道的第一擠壓裝置進行初步擠壓處理,再通過內毛刺處理裝置進行內毛刺處理,最后再依次經歷至少一道的第二擠壓裝置及第三擠壓裝置進一步進行擠壓處理,即在內毛刺處理前后經過多道的擠壓裝置進行擠壓,保證焊管的外徑尺寸精度,提高焊縫的精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第一擠壓裝置采用三輥擠壓的方式對焊管進行擠壓處理。
第二擠壓裝置采用三輥擠壓的方式對焊管進行擠壓處理。
第三擠壓裝置采用三輥擠壓的方式對焊管進行擠壓處理。
本發明的第一擠壓裝置、第二擠壓裝置、第三擠壓裝置均采用三輥擠壓的方式對焊管進行擠壓處理,擠壓力更高,更利于提高焊管的圓整度,提高焊縫的質量,后續熱處理過程中,出現塌陷的區域更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的焊管進入焊縫后處理段工段后,首先經過至少一道的第一擠壓裝置進行初步擠壓處理,再通過內毛刺處理裝置進行內毛刺處理,最后再依次經歷至少一道的第二擠壓裝置及第三擠壓裝置進一步進行擠壓處理,即在內毛刺處理前后經過多道的擠壓裝置進行擠壓,保證焊管的外徑尺寸精度,提高焊縫的精度。第一擠壓裝置、第二擠壓裝置、第三擠壓裝置均采用三輥擠壓的方式對焊管進行擠壓處理,擠壓力更高,更利于提高焊管的圓整度,提高焊縫的質量,后續熱處理過程中,出現塌陷的區域更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成型段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龔海濤,未經龔海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52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焊管自動上油裝置
- 下一篇:一種半導體表面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