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彈片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5260.3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8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523857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彈片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天線彈片及電子設備,屬于通信設備技術領域。該天線彈片包括彈片基座和彈片本體,彈片基座包括依次首尾相連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圍成容納空間;彈片本體經過折彎形成依次銜接的彈片力臂、彈性接觸部和支撐部,彈片力臂的一端與第二側壁的頂端相連接,彈片力臂的另一端與彈性接觸部相連接,支撐部伸入容納空間內,第一側壁開設有第一掛接孔,第三側壁開設有第二掛接孔,第一掛接孔與第二掛接孔相對設置,支撐部的兩端分別位于第一掛接孔和第二掛接孔內,支撐部與第一側壁和第三側壁均彈性接觸。上述方案能夠解決天線彈片的使用性能較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天線彈片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用戶需求的提升,電子設備內集成的天線數量越來越多,進而能夠使得電子設備具備良好的信號收發功能。目前的電子設備通常以殼體上的金屬區域(例如金屬中框)作為天線輻射體。
電子設備內的電路板設置有天線彈片,天線彈片通過與殼體的金屬區域彈性接觸,進而實現天線信號的收發。隨著電子設備的功能的增多,電子設備內的功能器件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天線數量的增多。這導致電路板上的布設空間越來越緊張,天線彈片的安裝環境越發復雜,天線彈片距電路板的邊緣越來越近。
在實現本發明創造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存在如下問題,由于功能器件繁多,這些功能器件在裝配的過程中可能會對天線彈片產生剮蹭,進而較容易導致天線彈片發生變形、損壞等現象,導致天線彈片的使用性能較差。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天線彈片及電子設備,能夠解決天線彈片的使用性能較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線彈片,包括彈片基座和彈片本體,所述彈片基座包括依次首尾相連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第一側壁、所述第二側壁、所述第三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圍成容納空間,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三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四側壁相對設置;
所述彈片本體經過折彎形成依次銜接的彈片力臂、彈性接觸部和支撐部,所述彈片力臂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側壁的頂端相連接,所述彈片力臂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接觸部相連接,所述支撐部伸入所述容納空間內,所述第一側壁開設有第一掛接孔,所述第三側壁開設有第二掛接孔,所述第一掛接孔與所述第二掛接孔相對設置,所述支撐部的兩端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掛接孔和所述第二掛接孔內,所述支撐部與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三側壁均彈性接觸。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上述天線彈片。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彈片基座包括依次首尾相連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圍成容納空間。彈片力臂的一端與第二側壁的頂端相連接,彈片力臂的另一端與彈性接觸部相連接,支撐部伸入容納空間內,此方案中,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形成筒狀結構件,彈片本體的部分隱藏于筒狀結構件內,從而使得彈片本體不容易與電子設備的其他功能器件發生剮蹭,同時,彈片基座由四塊側壁圍城筒狀結構,進而能夠提高天線彈片的整體強度,這無疑能夠提高天線的抗變形能夠,從而使得天線變形不容易發生變形,進而有效防止天線彈片損壞,能夠天線彈片的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天線彈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天線彈片的主視圖;
圖6~圖9是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天線彈片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52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