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5152.6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3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孟莎;孫喜風;潘玉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莎 |
| 主分類號: | A63B23/12 | 分類號: | A63B23/12;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神經內科 康復 訓練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包括床體、臂力訓練機構和按摩裝置,臂力訓練機構包括兩個立桿、連接在兩個立桿頂端上的橫桿、轉動連接在兩個立桿之間的主動軸、分別固定在主動軸上的第一不完全齒輪和第二不完全齒輪、固定在橫桿底端的兩個導向輪、分別滑動連接于兩個立桿上并分別對應與第一不完全齒輪和第二不完全齒輪嚙合連接的兩個升降齒板、用于將兩個升降齒板頂端連接的牽引繩和分別固定在兩個升降齒板底端上的拉環,主動軸通過鏈條與動力軸傳動連接,本發明通過按摩裝置可以全方位地對患者的整個腿部進行全面性地按摩,患者在使用臂力訓練機構訓練臂力的同時就能帶動按摩裝置對其腿部進行全方位的按摩,具有多重訓練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神經內科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
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患者大多伴有肢體不靈敏或偏癱等癥狀,適當的進行康復訓練可降低疾病帶來的后遺癥,保持肢體的正常機能。但是,現有技術中,目前的康復訓練多由醫護人員攙扶進行,操作較為麻煩,給醫務工作帶來了負擔,也有一些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采用機械的方式進行鍛煉,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只能單一的對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單獨的進行鍛煉,使其不能對患者的上肢和下肢進行同時的鍛煉,從而在使用上會大大降低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的使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器,包括床體、臂力訓練機構和按摩裝置,所述床體包括背板和腿板,所述按摩裝置包括腿部按摩機構一和腿部按摩機構二,所述腿板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相互平行的兩個腿部放置區域,且腿板的內部設有腔室,所述腔室內設有腿部按摩機構一,且腿部按摩機構一包括均勻分布在兩個腿部放置區域上的按摩孔、滑動連接于每個按摩孔內部的第一按摩觸頭、固定在第一按摩觸頭底端上并位于腔室內的滾輪、位于腔室內并可以沿腔室的長度方向水平滑動的推板和等間距分布在推板上并用于推動第一按摩觸頭升降的凸起,且所述凸起均為拱形結構,所述腔室位于推板的前、后兩端轉動連接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動力軸,且其中一個所述動力軸上至少套裝有一個凸輪,所述腔室遠離凸輪的一端等間距分布有復位彈簧,且每個復位彈簧的自由端均與推板的端部固定連接;
所述腿板靠近背板的一端設有臂力訓練機構,所述臂力訓練機構包括對稱固定在腿板左、右兩側的兩個立桿、連接在兩個立桿頂端上并與腿板平行的橫桿、轉動連接在兩個立桿之間并位于橫桿下方的主動軸、分別固定在主動軸上的第一不完全齒輪和第二不完全齒輪、固定在橫桿底端的兩個導向輪、分別在縱向上滑動連接于兩個立桿上并分別對應與第一不完全齒輪和第二不完全齒輪嚙合連接的兩個升降齒板、用于將兩個升降齒板頂端連接并經過兩個導向輪頂部的一條牽引繩和分別固定在兩個升降齒板底端上的拉環,所述主動軸與腿板平行,且主動軸通過鏈條與動力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不完全齒輪的表面等間距勻分布有齒條組,且所述齒條組占第一不完全齒輪周長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不完全齒輪和第二不完全齒輪的結構、尺寸相同,且第一不完全齒輪上的齒條組和第二不完全齒輪組的齒條組分別位于主動軸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莎,未經孟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51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