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泥上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4914.0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2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萬德勝;焦映厚;謝品有;曲秀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工大機電工程(嘉善)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B65G65/46;B65G69/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禹奧專利事務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楊曉梅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裝置 | ||
本發明的一種污泥上料裝置,涉及市政污泥處理技術領域,是由料倉斗、伺服電機、進料螺旋、進料倉和出料口構成,進料倉的頂部連接料倉斗,進料倉內有進料螺旋,進料螺旋兩端有軸承,軸承一端固定于進料倉側壁,進料螺旋由伺服電機驅動;進料倉尾部連接前蓋板,前蓋板上設有前端法蘭,前端法蘭上有前端蓋;進料螺旋另一端穿過前蓋板、且此端的軸承固定于前端法蘭內;前蓋板頂部有出料口,前蓋板底部有下端蓋法蘭,下端蓋法蘭上附有下端蓋。本發明的上出料的設置方式會使污泥克服重力依靠螺旋的推力向出泥口移動,當停止加泥的瞬間,污泥受到的重力作用會抵消慣性,實現對出泥的精準控制;同時進行上料時,可以降低料倉設置位點,增強上料可控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泥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市政污泥的減量化處理是污泥處置的第一步,也是尤為重要的一步。所有的污泥脫水干化設備都需要配有上料機構。其中螺旋進料裝置因其結構簡單,能耗低,效益高而被廣泛應用。
目前的污泥上料裝置均為下出料結構,雖然出料連續,但下出料的結構導致料倉設置位點較高,加泥困難。同時污泥下出料時,出料方向與重力方向一致,要做到停止出料的精準控制就會比較困難。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泥進料的新方案,降低料倉設置位點,增強上料可控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污泥上料裝置中所使用的上料機構下出料方式,設置不美觀、加泥不便、難以精準控制的問題,提供一種污泥上料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污泥上料裝置,是由料倉斗、伺服電機、進料螺旋、進料倉和出料口構成,所述的進料倉為L形中空結構,進料倉的頂部連接料倉斗,進料倉的內部設有進料螺旋,進料螺旋橫向貫穿進料倉,進料螺旋的兩端均設有軸承,軸承的一端固定于進料倉的側壁上,進料螺旋依次連接聯軸器和減速器、并由伺服電機驅動;進料倉的尾部通過下端蓋法蘭連接前蓋板,前蓋板為上下開口的中空結構,前蓋板上設有前端法蘭,前端法蘭上設有前端蓋;進料螺旋的另一端穿過前蓋板、且此端的軸承固定于前端法蘭內;前蓋板的頂部設有出料口,前蓋板的底部設有下端蓋法蘭,下端蓋法蘭上附有下端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前蓋板內部的外側壁上和下端蓋的內側均設有密封墊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出料口的進料端與出料端相互垂直。
本發明的一種污泥上料裝置,其上出料的設置方式會使污泥克服重力依靠螺旋的推力向出泥口移動,當停止加泥的瞬間,污泥受到的重力作用會抵消慣性,實現對出泥的精準控制;同時進行上料時,可以降低料倉設置位點,增強上料可控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軸側圖;
圖2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中:料倉斗(1)、伺服電機(2)、減速器(3)、安裝法蘭(4)、聯軸器(5)、出料口(6)、進料螺旋(7)、進料倉(8)、前端蓋(9)、前端法蘭(10)、下端蓋(11)、下端蓋法蘭(12)、前蓋板(13)。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工大機電工程(嘉善)研究院,未經哈工大機電工程(嘉善)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49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