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力觸線漂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3938.4 | 申請日: | 2020-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8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火明 |
| 主分類號: | A01K93/00 | 分類號: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力觸線漂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反力觸線漂,具有浮漂,所述浮漂由魚線穿過,魚線末端連接第一鉛墜,浮漂上方設有反力器,所述反力器具有供魚線穿過的固定環,固定環表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反力板,入水時反力板朝下,反力器上方的魚線裝配有第二鉛墜,浮漂下方的魚線裝配有至少一個浮球,浮球下方的魚線裝配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鉛墜兩端的魚線裝配有第二限位件。本發明通過在浮漂上方加設反力器,該反力器能夠依據水流狀態自動調整魚線的靈敏度,且能夠在魚兒咬鉤時提供反向阻力,保持整個浮漂組合結構的穩定性,以及提高上鉤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釣魚器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反力觸線漂。
背景技術
浮漂的主要作用是表明釣餌的位置,通過浮漂的動作傳遞魚兒是否咬鉤的信息,浮漂通常包括浮球本體與浮漂桿,浮球本體固定于浮漂桿中部,浮漂桿位于浮球本體上方的一段稱之為漂尾,位于浮球本體下方的一段稱之為漂腳,浮球本體浮于水中,通過水面上漂尾的吃水深度判斷魚兒是否咬鉤。目前,現有的浮漂處于靜水中通常為垂直狀態,這種浮漂只有提示作用,在遇到緩流或急流等情況則容易導致浮漂桿傾斜,則不利于觀察,且不具備反力起到調節收線靈敏度的作用。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力觸線漂,能夠根據水流狀態產生相應的形態變化,以此調整觸線的靈敏度,在魚兒咬鉤后能夠產生阻力,提高上鉤率。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為一種反力觸線漂,具有浮漂,所述浮漂由魚線穿過,魚線末端連接第一鉛墜,浮漂上方設有反力器,所述反力器具有供魚線穿過的固定環,固定環表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反力板,入水時反力板朝下。
本發明的反力器上方的魚線裝配有第二鉛墜。
本發明的浮漂下方的魚線裝配有至少一個浮球。
本發明的浮球下方的魚線裝配有第一限位件。
本發明的第二鉛墜兩端的魚線裝配有第二限位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加設反力器、第二鉛墜及浮球,與浮漂形成組合結構,反力器不僅能夠依據水流狀態對魚線進行卡位,保持整個組合結構的穩定性,還能夠在魚兒扯線咬鉤時提供反向阻力,利用水的浮力使組合結構形成一定的彈性,提高上鉤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在靜水中的實施狀態圖;
附圖2為本發明在緩流或急流中的實施狀態圖;
附圖3為本發明在魚兒扯線時的實施狀態圖;
附圖4為本發明中反力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反力觸線漂,具有浮漂1,所述浮漂1由魚線2穿過,魚線2末端連接第一鉛墜4,浮漂1上方設有反力器3,如圖4所示,反力器3具有供魚線2穿過的固定環31,固定環31表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反力板32,所述反力器3采用EVA、泡沫、碳纖維等輕質材料制成,入水時反力器3與浮漂1能夠一同上浮,且反力板32應當在水面下。
反力器3所起到的作用是:
在非靜水區域,在水下的反力板32能夠隨水流調節反力器3方向,并且反力板32在水流的帶動下能夠朝浮漂1方向向上傾斜,水流越大,則傾斜角度越大,如圖2所示,當反力板32朝浮漂1方向向上傾斜時,固定環31隨之傾斜會卡住魚線2,避免魚線2及第一鉛墜4在水流作用下帶動浮漂1下沉,影響操作者判斷,同時能夠給魚線2提供一定阻力,魚兒在啄餌時,浮漂整體結構不容易被誤觸,使浮漂1具備適當的靈敏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火明,未經李火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39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磁灰圍層的磁化低溫裂解裝置
- 下一篇:高安全性通信電纜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