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3913.4 | 申請日: | 2020-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8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初明;劉桂生;陶曉進;羅霄;楊曉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國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吳麗娜 |
| 地址: | 21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漿液 事故 處理 聯絡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電廠脫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包括第一事故漿液箱、第二事故漿液箱;第一事故漿液箱的底部連接有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上安裝有事故漿液泵進口門,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的出口端連接有事故漿液泵,事故漿液泵的出口端連接有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上安裝有事故漿液泵出口門,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的出口端連接有多條支管,每一條支管上均安裝有支管隔絕門其中一條支管的出口端連接在第二事故漿液箱的頂部。在第一事故漿液箱儲量不夠時,聯絡裝置將石膏漿液打向其他事故漿液箱,避免了漿液無法處理的情況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廠脫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火電廠脫硫煙氣系統以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法為主,在吸收塔內,石膏漿液與煙氣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漿液中的碳酸鈣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氣進行反應從而被脫除,最終反應物為石膏。
該系統常常會配置事故漿液系統用來在吸收塔故障或機組停運時存放漿液,存放在事故漿液箱中的漿液檢修完畢后利用事故漿液泵將該漿液重新注入吸收塔使用。
若事故漿液箱的容量不足,一旦事故漿液箱中的漿液無法及時消耗,就不能夠及時騰出空間存儲因其他原因需要進行的倒漿,影響整個脫硫系統的穩定運行;而且石膏漿液腐蝕性強,直接外排對環境污染大,不符合環保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包括第一事故漿液箱、第二事故漿液箱;
所述第一事故漿液箱的底部連接有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所述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上安裝有事故漿液泵進口門,所述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的出口端連接有事故漿液泵,所述事故漿液泵的出口端連接有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上安裝有事故漿液泵出口門,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的出口端連接有多條支管,每一條支管上均安裝有支管隔絕門其中一條支管的出口端連接在所述第二事故漿液箱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的出口端連接有三條支管,分別為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安裝有第一隔絕門,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裝有第二隔絕門,所述第三支管上安裝有第三隔絕門。
優選的,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上連接有連接點位于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門和多條支管之間的循環管,所述循環管上安裝有循環管隔絕門,所述循環管的出口端連接在所述第一事故漿液箱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上連接有連接點位于所述事故漿液泵出口門入口側的沖洗水管,所述沖洗水管上安裝有沖洗水隔絕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第一事故漿液箱儲量不夠時,聯絡裝置將石膏漿液打向其他事故漿液箱,避免了漿液無法處理的情況的發生。
2、避免了漿液的直排,合理地將部分漿液充分的回收利用,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提升了運行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脫硫漿液事故處理聯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事故漿液箱、2-第二事故漿液箱、300-第一事故漿液箱出口管、301-事故漿液泵進口門、302-事故漿液泵、303-事故漿液泵出口母管、304-事故漿液泵出口門、305-循環管、311-第一支管、312-第一隔絕門、321-第二支管、322-第二隔絕門、331-第三支管、332-第三隔絕門、4-沖洗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未經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39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