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烏桕種子處理及包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3279.4 | 申請日: | 2020-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93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澤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澤洋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C1/0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烏桕 種子 處理 包衣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烏桕種子處理及包衣方法,屬于種子加工技術領域。將烏桕種子與粗砂、燒堿和潤濕劑混合,浸泡揉搓,清水浸種,種子與黏土粉混合攪拌,種子表面的溝縫和坑洞可粘附住黏土粉,在種衣劑中添加滲透劑和催芽激素,常規方法包衣。該方法使種衣劑更易在種子表面浸濕和附著,提高種子包衣成功率,降低脫落率,滲透劑同時也有利催芽激素滲透種皮進入種胚,發揮作用。本發明方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效果顯著,適宜在表皮帶蠟植物種子包衣上運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種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烏桕種子包衣相關種子處理和種衣劑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1. 烏桕種子萌發
本發明的烏桕包括山烏桕(
2.烏桕種子包衣
種子包衣是將種子與種衣劑按一定比例攪拌混合,種衣劑均勻包覆在種子表面,形成一層牢固的藥膜。播種時藥膜吸水溶脹,活性成分被種子吸收或釋放到土壤中,為提高發芽率、發芽勢,烏桕的催芽種衣劑研制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由于烏桕種子表面帶蠟,構成了低能表面, 為軟化蠟質最常用的是堿液浸泡,種衣劑也是以水為溶劑,它們表面能大,表面張力比蠟質的臨界表面張力高,在種子表面不易浸潤,結果是堿液無法與種子蠟充分接觸和反應,軟化蠟質效率低下,包衣時種衣劑不易在種子表面鋪展和附著,種衣劑在重力作用下流淌,由于烏桕種子較大,成膜后在種子表面分布不均勻,導致種子包衣膜厚度不一,包衣率(藥膜覆蓋面積與種子總表面積之比)達不到要求,運輸、播種時受震動,衣膜容易脫落,達不到種子包衣的效果。
3.表面活性劑對蠟的作用
一般以HLB值7~9的表面活性劑作潤濕劑,潤濕是指固體表面吸附的氣體被水或水溶液等液體所取代,即原來的氣/固界面消失,形成新的固/液界。“潤濕劑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固液界面張力,增加藥液在處理對象(有害生物或植物體等)表面的潤濕和接觸。滲透劑則增加藥液對處理對象表面的滲透,促進其吸收”(張宗儉.農藥助劑的應用與研究進展.農藥科學與管理,2009,30(1):42-47),滲透是指液體進入毛細管或多孔固體的現象,滲透劑都有很好的潤濕作用,而潤濕劑僅少數種類有較好的滲透效果(周宏湘.漫談潤濕和滲透.江蘇絲綢,1995,(2):50-51。衛乃勤,等.農藥潤濕滲透劑的探討.表面活性劑工業,1994(1):19-24,14),如拉開粉,滲透劑JFC。
所以,溶液等液體與帶蠟種子混合時,潤濕劑和滲透劑都能使液體與種子蠟層充分接觸,易于浸濕和附著于種子表面,滲透劑還促進液體的活性成分通過毛細管、微細孔隙滲入蠟層和種皮,被種子吸收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烏桕種子處理及包衣方法,包括增加種子表面粗糙程度、提高種衣劑在種子表面附著,促進活性成分滲透進種子發揮作用,以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一種烏桕種子處理及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前處理時,烏桕種子與粗砂、堿水、潤濕劑混合進行揉搓,脫除種子部分蠟層,同時增加種子表面粗糙程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澤洋,未經劉澤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32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善硬實種子種皮透性及種胚呼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工廠改性硅灰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