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2273.5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5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興文;梅克華;李立平;余志勇;李細林;梁鐵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華尼龍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G01J3/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飛;李孜孜 |
| 地址: | 5291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色母粒 色差 判定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一、用天平秤取0.100~0.125g色母粒加入磨口瓶中;二、把一定量的硫酸加入到磨口瓶內;一、三、封上磨口瓶的瓶塞,放在攪拌器上進行加熱,攪拌使色母粒完全溶解;四、用玻璃棒蘸取色母粒溶解于空白載玻片上,制作樣品玻片;五、將樣品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對鏡像內隨機采樣至少三個點,并在顯微鏡配套的電腦上記錄圖像;六、對每個圖像中心分別測繪0.100mm*0.100mm區域形成采樣點;七、分別計算每個采樣點的平均疵點個數,以判定色母粒的微觀均勻性,本發明提供一種能規避生產風險且降低成本的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纖行業紡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術
錦綸色絲生產一直面臨著有色差的情況發生,其中由于母粒批次差異造成的產品色差,母粒色差超過一定范圍(標準值)導致實際生產中產品出現色差,如能提前檢測母粒色差并判定其是否合格,則可規避生產風險,降低成本。據現有技術,沒有專用儀器和方法檢測色母粒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規避生產風險且降低成本的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一、用天平稱取0.100~0.125g色母粒加入磨口瓶中;
二、把一定量的硫酸加入到磨口瓶內;
三、封上磨口瓶的瓶塞,放在攪拌器上進行加熱,攪拌使色母粒完全溶解;
四、用玻璃棒蘸取色母粒溶解于空白載玻片上,制作樣品玻片;
五、將樣品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對鏡像內隨機采樣至少三個點,并在顯微鏡配套的電腦上記錄圖像;
六、對每個圖像中心分別測繪0.100mm*0.100mm區域;
七、分別統計每個采樣點的疵點個數并計算平均疵點個數,以判定色母粒的微觀均勻性,并與符合生產要求、經判定合格的標準數比較,得出結果,為色絲生產提供依據。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對色母粒溶解分析,測定色母粒的微觀均勻性,分析了解產生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母粒內部存在微觀疵點。將此微觀疵點統計計算,并與符合生產要求、經判定合格的標準數比較,得出是否合格的結果,為色絲生產提供依據,效果顯著,評判標準。
作為優選,所述的磨口瓶的規格為60ml。
所述的步驟二中硫酸:色母粒的質量比例為3~1.5:1.4~0.5,比例選用3:1、2:1或2:0.5。
所述的步驟二中硫酸的濃度為48.0±0.1%。
所述的步驟三中的攪拌器為加熱磁力攪拌器。
所述的步驟三中的攪拌器加熱的溫度為30℃~50℃,加熱時間為2~4h。
所述的步驟一中的天平為分析天平。
所述的步驟七中的疵點的尺寸∮≥0.010mm。
所述的步驟五中對鏡像內隨機采樣三個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樣品玻片的采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色母粒色差的判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華尼龍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華尼龍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22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咖啡深加工的方法
- 下一篇:霧化器組件及電子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