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輪葉片葉尖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1983.6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25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珂;張愛民;楊超;葉華強;何先東;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和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H9/10 | 分類號: | B23H9/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王誠實 |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輪 葉片 葉尖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渦輪葉片葉尖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將裝夾工裝安裝在電脈沖成形機床的主軸位置,并將極性切換為負極性;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安置在電脈沖成形機床的工作臺上;將渦輪葉片安裝在裝夾工裝上,調整并記錄電脈沖成形機床參數,控制裝夾工裝移動使渦輪葉片在若干個成型電極上依次找正并加工,直至第一個渦輪葉片加工結束;將裝夾工裝復位,更換下一個渦輪葉片,控制裝夾工裝移動渦輪葉片,直接在若干個成型電極上依次加工;直至所有渦輪葉片加工完畢。本發明通過反極性設置并將成型電極和渦輪葉片的安裝位置互換,將成型電極固定,移動葉片進行位置找正和加工,僅需一次找正即可直接換裝工件進行后續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序連貫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渦輪發動機工件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渦輪葉片葉尖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渦輪葉片葉尖減薄結構,在航空發動機、重型燃氣輪機轉子葉片上應用較為廣泛。由于渦輪葉片本身曲面結構復雜,在葉尖減薄區域的曲面上添加的葉尖槽,也具有復雜的幾何曲面和嚴格的位置精度要求,因此加工難度較高。
在傳統加工方法中,是電脈沖成型加工的方式,將渦輪葉片固定在工作臺上,采用單軸或多軸數控機床控制成型電極沿葉尖削邊減薄處曲面的u向或v向行進制槽,加工前需要根據葉尖削邊減薄處曲面的位置和形狀,確定成型電極的加工軌跡,由于在同一葉片上需要不同位置加工出多個形狀不一的葉尖槽,在加工出一個槽以后,需要對成型電極進行更換,并對應更改加工軌跡,才能進行第二個槽的加工;在一個渦輪葉片加工完成后,需要將工作臺內的工作液排出后換裝第二個渦輪葉片,再將工作臺內的工作液補充好,才能進行第二個渦輪葉片的葉尖槽加工。成型電極的更換、加工軌跡的重新確定以及工作液的排放填充,使得整個加工工序冗雜,加工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渦輪葉片葉尖槽加工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渦輪葉片葉尖槽的加工方法,將渦輪葉片安裝在主軸上,將成型電極固定在工作臺上,反轉機床極性,通過移動葉片進行位置找正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工序連貫性。
一種渦輪葉片葉尖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裝夾工裝安裝在電脈沖成形機床的主軸位置,并將極性切換為負極性;
S2,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安置在電脈沖成形機床的工作臺上;
S3,將渦輪葉片安裝在裝夾工裝上,調整并記錄電脈沖成形機床參數,控制裝夾工裝移動,使渦輪葉片在成型電極上找正并加工;
S4,重復S3,使渦輪葉片在若干個成型電極上依次找正并加工,直至第一個渦輪葉片加工結束;
S5,將裝夾工裝復位,更換下一個渦輪葉片,控制裝夾工裝移動渦輪葉片,直接在若干個成型電極上依次加工;
S6,重復S5,直至所有渦輪葉片加工完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3中,控制裝夾工裝移動時,保持渦輪葉片的葉尖豎直向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安置在工作臺上的若干個成型電極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在工作臺上呈直線等距間隔排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在工作臺上呈固定方位分散排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的安置方式包括,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可拆卸地安裝于工作臺臺面上的定位板上,定位板上設有若干個安裝槽,利用安裝槽實現成型電極的自動校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的安置方式包括,將若干個成型電極可拆卸地安裝在工作臺臺面上的若干個定位裝置上,定位裝置上設有定位槽,利用定位槽實現成型電極的自動校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和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和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19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