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偏心圓弧結構的滾動軸承保持架和深溝球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1816.1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4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磊;王曌新;崔銘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38 | 分類號: | F16C33/38;F16C33/66;F16C33/44 |
| 代理公司: | 大連至誠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張海燕;楊威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心 圓弧 結構 滾動軸承 保持 深溝 球軸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偏心圓弧引導面的滾動軸承保持架以及深溝球軸承,深溝球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多個滾動體以及保持架。保持架的兜孔具有直面和圓弧面,直面對應的圓柱體的軸線與保持架的自轉軸線相垂直;圓弧面連接于直面的內徑側,并且向內徑側延伸;滾動體和保持架相對移動時,直面不與滾動體面接觸,圓弧面與滾動體面接觸;圓弧面對應的球心為多個,且多個球心不重合。兜孔的偏心結構使得滾動體在滾動時不會與兜孔的底部接觸,只與圓弧面接觸,從而有效避免兜孔底部磨損,而且在提高保持架的運動穩定性的同時,減小滾動軸承的振動,有利于延長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偏心圓弧引導面的滾動軸承保持架。
背景技術
滾動軸承中保持架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軸承套圈引導的保持架,另一種為滾動體引導的保持架??紤]軸承保持架的可靠性和組裝,通常采用雙半鉚接的銅制保持架。目前,雙半鉚接的銅制保持架主要有四大類:完全直兜孔、完全圓弧兜孔、直兜孔加斜兜孔和直兜孔加圓弧兜孔,完全直兜孔和直兜孔加斜兜孔有利于潤滑,但沒有圓弧兜孔對滾動體的引導好,振動更大;完全圓弧兜孔引導好,但是不利于潤滑,因此直兜孔加圓弧兜孔從潤滑、振動、引導等方面考慮,性能更優。
然而,直兜孔加圓弧兜孔的設計存在弊端,滾動體下垂時,均落于保持架圓弧兜孔的兜底,在高速旋轉時,保持架受離心力作用,向軸承外圈方向移動,保持架圓弧兜孔底部與滾動體撞擊,因圓弧兜底很薄,且易發生應力集中,造成保持架異常磨損,導致滾動體劃傷,同時銅削混入潤滑脂中,造成軸承內外圈滾道面劃傷,使軸承噪音增加,壽命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偏心圓弧引導面的滾動軸承保持架,以克服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偏心圓弧引導面的滾動軸承保持架,包括:兩個固定連接的架體和保持多個滾動體的多個兜孔;所述兜孔沿所述架體的圓周方向以預定間隔設置,所述兜孔包括:直面和圓弧面,所述直面對應的圓柱體的軸線y與所述保持架的自轉軸線x相垂直;所述圓弧面連接于所述直面的內徑側,并且向所述內徑側延伸;所述滾動體和所述保持架相對移動時,所述直面不與所述滾動體面接觸,所述圓弧面與所述滾動體面接觸;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為多個,所述多個球心不重合,且多個球心的連線為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球心的連線為圓形所在的平面與直面對應的圓柱體的軸線相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體的半徑長度為:
其中,R為圓弧面對應的球體的半徑,Dw為滾動體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到球面沿x軸方向的垂直距離a為:
其中,△c為所述兜孔直面對應的圓柱體的直徑;
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到球面沿x軸方向后到保持架的中心圓F的垂直距離b為:
其中,Dcp為保持架的中心圓的直徑;
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與所述球面切點的水平直線到保持架內徑的最小距離c為:
其中,所述dc為保持架的內徑;
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到球面沿x軸方向的垂直距離a、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到球面沿x軸方向后到保持架的中心圓F的垂直距離b和所述圓弧面對應的球心與所述球面切點的水平直線到保持架內徑的最小距離c之間滿足下述條件:
c-a-b≥0.2 (5)。
進一步地,還包括:多個減重槽;所述減重槽設置于兩個架體固定連接處的外端,所述連接處設置于架體的兩個相鄰的兜孔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18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