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49847.5 | 申請日: | 2020-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6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馮瑜瑤;蔡超;侯迎龍;武亮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52 | 分類號: | G01R31/52;G01R3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牽引 饋線 故障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方法和裝置,涉及電力安全技術領域,解決了由于震蕩電流引起的牽引網饋線保護誤動作的問題。該方法包括:采集牽引網饋線的電流值,并根據電流值和預設算法判斷牽引網饋線是否發生短路故障;若確定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則統計預設時間段內的電流值集合,并將電流值集合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相空間重構,生成目標相空間;確定目標相空間中數據點的關聯維數,并計算該關聯維數的特征值;當確定特征值大于預設閾值時,向斷路器發送跳閘信號。本申請的實施例應用于檢測牽引網饋線的故障。
技術領域
本申請的實施例涉及電力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為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的牽引網中,牽引網饋線是變電站向電動列車傳輸電能的導線,因此,牽引網饋線的保護對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至關重要。
目前,主要將電流變化率和電流增量保護,也稱為DDL保護作為牽引網饋線主保護,能夠有效的識別出牽引網的最大負荷電流和短路電流。其原理是根據電流變化率、電流增加持續的時間、以及電流增量,確定牽引網饋線的電流大于預定閾值時,保護裝置向斷路器發送跳閘信號,保障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
但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generation,5G)的應用在促進城市軌道交通運載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時,也使得牽引網中出現了短時的震蕩電流。該震蕩電流與牽引網短路電流在波形特征上高度相似,因此,利用DDL保護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牽引網饋線保護誤動作,從而導致斷路器跳閘。頻繁的跳閘不僅會給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造成困擾,還會影響乘客的乘坐體驗。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方法和裝置,解決了由于震蕩電流引起的牽引網饋線保護誤動作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方法,應用于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該方法包括: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采集牽引網饋線的電流值,并根據電流值和預設算法判斷牽引網饋線是否發生短路故障。若確定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則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統計預設時間段內的電流值集合,并將電流值集合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相空間重構,生成目標相空間。之后,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確定目標相空間中數據點的關聯維數,并計算該關聯維數的特征值。當確定特征值大于預設閾值時,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向斷路器發送跳閘信號。
其中,預設時間段包括確定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時刻。目標相空間中包括N個數據點,每個數據點對應電流值集合中的一個電流值。
上述方案中,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首先利用電流值和預設算法,對牽引網饋線的運行狀態進行初步判斷,得到初步判斷結果。當初步判斷結果為短路故障時,再次利用預設時間段內的電流值集合和相空間重構等算法,對牽引網饋線的運行狀態進行再次判斷,最終確定出造成初步判斷結果的電流是震蕩電流還是短路電流,得到再次判斷結果。當確定再次判斷結果是短路電流時,最終確定出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向斷路器發送跳閘信號。這樣,首先通過初步判斷結果確定出牽引網饋線可能發生了短路故障,然后通過再次判斷結果識別出震蕩電流和短路電流。避免了由于牽引網饋線中的振蕩電流導致的牽引網饋線保護誤動作,從而引起的斷路器跳閘,提高了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的準確性,進一步提高了乘客的乘坐體驗。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牽引網饋線的故障檢測裝置,該保護裝置包括: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牽引網饋線的電流值。統計模塊,用于根據電流值和預設算法判斷牽引網饋線是否發生短路故障,若確定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則統計預設時間段內的電流值集合。生成模塊,用于將電流值集合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相空間重構,生成目標相空間。確定模塊,用于確定目標相空間中數據點的關聯維數。計算模塊,用于計算關聯維數的特征值。發送模塊,用于當確定特征值大于預設閾值時,向斷路器發送跳閘信號。
其中,預設時間段包括確定牽引網饋線發生短路故障時刻。目標相空間包括N個數據點,每個數據點對應電流值集合中的一個電流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498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