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的車身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49317.0 | 申請日: | 2020-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7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戎本圭佑;辻大介;中本晶子;今村大祐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20 | 分類號: | B62D25/20;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倫律師事務所 11339 | 代理人: | 楊永波;李曉雙 |
| 地址: | 日本廣島縣***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車身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使側向碰撞載荷向車寬方向有效分散傳遞的車輛的車身結構。所述車身結構具有橫梁(6),橫梁(6)具有與底板(4)相對的橫梁上側面部(64)、從該橫梁上側面部(64)的前后方向兩端部延伸至底板(4)的橫梁前側面部(65)及橫梁后側面部(66)。在橫梁(6)的橫梁上側面部(64)的側梁側端部設有加強構件(60),在橫梁(6)的側梁側端部且是與加強構件(60)重疊的位置設有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脆弱部(67)。脆弱部(67)選自切口、加強筋、孔的任意者。加強構件(60)是座椅安裝托架,脆弱部(67)位于座椅安裝托架(60)的座椅安裝面的車寬方向外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承受來自車輛側方的碰撞的車輛的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汽車等車輛中,當其他車輛碰撞于車輛側面或車輛側面碰撞于障礙物時,由于作用于車輛側方的側梁的側向碰撞載荷導致車輛的B立柱(中央立柱)入侵座艙內的話,則乘車人會受傷。因此,現在都用向車輛的車寬方向延伸的橫梁承受作用于側梁的側向碰撞載荷,防止B立柱向座艙入侵。
在FR(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車、4WD(四輪驅動)車等車輛中,為了配設從前方的驅動源向后方的驅動輪傳遞動力的螺旋槳傳動軸,而設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巨大截面的地板通道。不讓介由橫梁而進行作用的側向碰撞載荷集中于如上具有巨大截面的地板通道也十分重要。
比如,專利文獻1記載了如下結構:使橫梁抵接于在側梁與地板通道之間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梁,并且使其抵接于設于地板通道的側壁部的連結構件。
另一方面,為了對沿著車輛的底面的空氣流動進行整流降低空氣阻力來優化燃油效率,有時會在車輛底部設置底蓋。此時,也使得車寬方向的兩側的底板降階梯與底蓋同高,來縮小底蓋的面積。
但是,若采用下階梯地板,夾著地板上梁,車寬方向外側的地板比車寬方向內側的地板低,因此車寬方向外側的橫梁的截面大。這樣一來,側向碰撞時,由于側向碰撞載荷而使側梁內倒變形時,橫梁會發生預料不到的變形,并無法向車寬方向分散并傳遞側向碰撞載荷,可能會允許B立柱傾倒。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134520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基于上述以往問題點,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使側向碰撞載荷向車寬方向有效分散傳遞的車輛的車身結構。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特征在于具有:
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成對的側梁;
從所述側梁的車寬方向內側端部向車寬方向內側延伸的底板;
在所述側梁的車寬方向內側向車輛前后方向延伸,并與所述底板的上側面協作形成閉口截面的左右成對的地板上架;
具有在車寬方向的中央從所述底板的內側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形狀的地板通道;
介由所述地板上架在與所述地板通道之間跨設的橫梁;
其中,所述橫梁具有與所述底板相對的橫梁上側面部、從該橫梁上側面部的前后方向兩端部延伸至所述底板的橫梁前側面部及橫梁后側面部;
在所述橫梁的所述橫梁上側面部的側梁側端部設有加強構件,在所述橫梁的側梁側端部且是與所述加強構件重疊的位置設有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脆弱部。
所述脆弱部選自切口、加強筋、孔的任意者。
所述加強構件是座椅安裝托架,
所述脆弱部位于所述座椅安裝托架的座椅安裝面的車寬方向外側。
所述脆弱部僅設于所述橫梁的側梁側端部的所述橫梁上側面部。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493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拆卸的防滲漏IH飯煲生產注塑模具
- 下一篇:錢幣處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