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空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45475.9 | 申請日: | 2020-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60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房啟嶺;徐超;田志強;勞春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71 | 分類號: | F24F1/0071;F24F1/0038;F24F1/009;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徐富杰 |
| 地址: | 266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二氧化碳 裝置 空調 | ||
本申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包括:殼體、氣流開關組件、吸附模塊和加熱裝置。殼體包括與室內連通的第一出氣口和與室外連通的第二出氣口;氣流開關組件被配置為在第一狀態下打開所述第一出氣口并封閉所述第二出氣口,在第二狀態下封閉所述第一出氣口并打開所述第二出氣口;吸附模塊設置于殼體內,被配置為在常溫下吸附二氧化碳,在加熱狀態下釋放二氧化碳;加熱裝置設置于吸附模塊的一側或內部,被配置為對吸附模塊加熱。在本申請中,能通過設置于殼體內的吸附模塊將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附,通過加熱裝置間歇性的給吸附模塊加熱,并由第二出氣口將吸附模塊釋放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室外,有效的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本申請還公開一種空調。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空調。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要求隨之提高,當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時,人體會感受到不適,因此需要降低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現有技術中,通過開窗通風、人工增氧的方式均能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無法將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向室外,有效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發明內容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空調,以解決無法將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向室外,有效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包括:殼體、氣流開關組件、吸附模塊和加熱裝置。殼體包括與室內連通的第一出氣口和與室外連通的第二出氣口;氣流開關組件被配置為在第一狀態下打開所述第一出氣口并封閉所述第二出氣口,在第二狀態下封閉所述第一出氣口并打開所述第二出氣口;吸附模塊設置于殼體內,被配置為在常溫下吸附二氧化碳,在加熱狀態下釋放二氧化碳;加熱裝置設置于吸附模塊的一側或內部,被配置為對吸附模塊加熱。
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包括:上述實施例的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去除二氧化碳的裝置和空調,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設置于殼體內的吸附模塊將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附,由于吸附模塊在常溫下吸附二氧化碳,在加熱狀態下釋放二氧化碳的特性,通過加熱裝置間歇性的給吸附模塊加熱,并由第二出氣口將吸附模塊釋放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室外,有效的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提高了用戶的體驗。
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和附圖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示為類似的元件,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圖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氣流開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除二氧化碳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擋板和出氣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加熱裝置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4547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