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41984.4 | 申請日: | 2020-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7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馮垚徑;夏晨曦;饒志蒙;羅德榮;黃守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1/02;H02K16/02;H02K3/2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44 | 代理人: | 謝珍貴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子 轉子 軸向 混合 永磁 電機 | ||
1.一種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轉電機包括:盤式定子(10)、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所述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分別位于盤式定子(10)的兩側,所述盤式定子(10)上繞制有定子繞組(11),所述第一盤式轉子(20)靠近盤式定子(10)的一側設置有高矯頑力永磁體組,所述第二盤式轉子(30)靠近盤式定子(10)的一側設置有混合永磁體組,所述混合永磁體組包括:第二高矯頑力永磁體(31)和低矯頑力永磁體(3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盤式定子(10)包括定子鐵心(12),所述定子鐵心(12)為無槽的環形鐵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繞組(11)為三相交叉的環形繞組,所述定子繞組(11)包括:A相繞組(13)、B相繞組(14)和C相繞組(15);所述A相繞組(13)、B相繞組(14)和C相繞組(15)均繞設在定子鐵心(12)的環形條上,在定子鐵心(12)的環內壁和環外壁處,所述B相繞組(14)與A相繞組(13)交叉,所述C相繞組(15)同時與A相繞組(13)和B相繞組(14)交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位于盤式定子(10)的單側,所述B相繞組(14)與C相繞組(15)由首端至末端的繞設方向一致,所述A相繞組(13)與B相繞組(14)由首端至末端的繞設方向相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矯頑力永磁體組包括多個第一高矯頑力永磁體(21),所述第一高矯頑力永磁體(21)呈環形排列設置在第一盤式轉子(20)內側,相鄰第一高矯頑力永磁體(21)同側的磁極相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永磁體組包括:多個第二高矯頑力永磁體(31)和多個低矯頑力永磁體(32),所述第二高矯頑力永磁體(31)呈環形排列,所述低矯頑力永磁體(32)呈環形排列,相鄰的第二高矯頑力永磁體(31)同側的磁極相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的整體結構尺寸和重量通過永磁材料的合理匹配保持對稱,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具有相同的轉動慣量。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呈環形排列的所述第一高矯頑力永磁體(21)數量為十六個,呈環形排列的所述第二高矯頑力永磁體(31)數量為十六個,呈環形排列的所述低矯頑力永磁體(32)數量為十六個。
9.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單定子雙轉子軸向磁通混合永磁對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盤式定子(10)固定在機殼內,所述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分別通過軸承與機殼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盤式轉子(20)和第二盤式轉子(30)分別與嵌套機械軸的外軸和內軸固定連接,內軸和外軸的另一端則分別連接兩個對轉螺旋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4198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