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石加工預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8356.0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14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存艷;崔俊強;王青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青波 |
| 主分類號: | B02C1/14 | 分類號: | B02C1/14;B02C13/14;B02C13/20;F26B23/00;C22B1/00;C22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 地址: | 464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石 加工 預處理 裝置 | ||
1.一種礦石加工預處理裝置,包括支撐座(1),頂架(2),控制屏(3),步進電機(4)和入料口(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附水蒸發機構(6),疏散機構(7)和鐵質提取機構(8);支撐座(1)上方與頂架(2)進行焊接;支撐座(1)與控制屏(3)相連接;支撐座(1)與疏散機構(7)相連接;支撐座(1)與鐵質提取機構(8)相連接,并且鐵質提取機構(8)與疏散機構(7)相連接;頂架(2)上方設置有步進電機(4);頂架(2)上方設置有入料口(5);頂架(2)下方設置有吸附水蒸發機構(6),并且吸附水蒸發機構(6)與步進電機(4)相連接,而且吸附水蒸發機構(6)與疏散機構(7)相連接;
吸附水蒸發機構(6)包括第一錐齒輪(601),第二錐齒輪(602),第一傳動輪(603),第二傳動輪(604),第一柱齒輪(605),第一電動推桿(606),第一平齒輪(607),第二平齒輪(608),第三錐齒輪(609),第四錐齒輪(6010),第三傳動輪(6011),第三平齒輪(6012),第二電動推桿(6013),第四傳動輪(6014),第四平齒輪(6015),第二柱齒輪(6016),傳動齒輪組(6017),第一輪齒板(6018),第一滑軌(6019),第五平齒輪(6020),第一桿架(6021),第二輪齒板(6022),蒸水箱(6023),開關板(6024),第二桿架(6025),第六平齒輪(6026),滑環(6027),滑桿(6028),第三輪齒板(6029),溫控機組(6030)和斜料板(6031);第一錐齒輪(601)與第二錐齒輪(602)進行嚙合;第一錐齒輪(601)通過傳動桿與第一傳動輪(603)進行轉動連接;第一傳動輪(603)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二傳動輪(604)進行傳動連接;第二傳動輪(604)通過傳動桿與第一柱齒輪(605)進行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輪(604)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四傳動輪(6014)進行傳動連接;第一柱齒輪(605)上方設置有第一電動推桿(606);第一電動推桿(606)與第一平齒輪(607)進行套接,并且第一平齒輪(607)與第一柱齒輪(605)相連接;第一平齒輪(607)上方設置有第二平齒輪(608);第二平齒輪(608)通過傳動桿與第三錐齒輪(609)進行轉動連接;第二平齒輪(608)上方設置有第三平齒輪(6012);第三錐齒輪(609)與第四錐齒輪(6010)進行嚙合;第四錐齒輪(6010)通過傳動桿與第三傳動輪(6011)進行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輪(6011)與傳動齒輪組(6017)相連接;第三平齒輪(6012)與第二電動推桿(6013)進行套接;第三平齒輪(6012)與第二柱齒輪(6016)進行嚙合;第四傳動輪(6014)通過傳動桿與第四平齒輪(6015)進行轉動連接,并且第四平齒輪(6015)與第二柱齒輪(6016)相連接;傳動齒輪組(6017)與第一輪齒板(6018)相連接;第一輪齒板(6018)與第一滑軌(6019)進行滑動連接;第一輪齒板(6018)與第五平齒輪(6020)相連接;第五平齒輪(6020)通過傳動桿與第一桿架(6021)進行轉動連接;第五平齒輪(6020)下方設置有第二輪齒板(6022);第一桿架(6021)與蒸水箱(6023)進行焊接;蒸水箱(6023)上方設置有開關板(6024);蒸水箱(6023)與第二桿架(6025)進行焊接;第二桿架(6025)通過傳動桿與第六平齒輪(6026)進行轉動連接;第六平齒輪(6026)與滑環(6027)相連接;第六平齒輪(6026)下方設置有第三輪齒板(6029);滑環(6027)內表面與滑桿(6028)進行滑動連接;滑桿(6028)遠離第三輪齒板(6029)的一側設置有溫控機組(6030);第三輪齒板(6029)遠離溫控機組(6030)的一側設置有斜料板(6031);第一錐齒輪(601)與步進電機(4)相連接;第二錐齒輪(602)與疏散機構(7)相連接;第一電動推桿(606)與頂架(2)相連接;第三傳動輪(6011)與頂架(2)相連接;第二電動推桿(6013)與頂架(2)相連接;傳動齒輪組(6017)與頂架(2)相連接;第一輪齒板(6018)與頂架(2)相連接;第一滑軌(6019)與頂架(2)相連接;滑桿(6028)與頂架(2)相連接;第三輪齒板(6029)與頂架(2)相連接;溫控機組(6030)與頂架(2)相連接;斜料板(6031)與頂架(2)相連接;
疏散機構(7)包括第五錐齒輪(701),第六錐齒輪(702),第五傳動輪(703),第六傳動輪(704),第七傳動輪(705),單弧板(706),第八傳動輪(707),第七錐齒輪(708),第八錐齒輪(709),第九傳動輪(7010),第十傳動輪(7011),人字撥桿(7012),滑動壓板(7013),伸縮套桿(7014),彈簧(7015),第二滑軌(7016),圓頭錘(7017),第十一傳動輪(7018),第一聯接桿(7019),第一碎桿(7020),斜管(7021),第十二傳動輪(7022),第十三傳動輪(7023),第二聯接桿(7024)和第二碎桿(7025);第五錐齒輪(701)與第六錐齒輪(702)進行嚙合;第五錐齒輪(701)通過傳動桿與第八傳動輪(707)進行轉動連接;第六錐齒輪(702)通過傳動桿與第五傳動輪(703)進行轉動連接;第五傳動輪(703)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六傳動輪(704)進行傳動連接;第六傳動輪(704)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七傳動輪(705)進行傳動連接;第六傳動輪(704)下方設置有單弧板(706);第八傳動輪(707)通過傳動桿與第七錐齒輪(708)進行轉動連接;第八傳動輪(707)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十一傳動輪(7018)進行傳動連接;第七錐齒輪(708)與第八錐齒輪(709)進行嚙合;第七錐齒輪(708)通過傳動桿與第十二傳動輪(7022)進行轉動連接;第八錐齒輪(709)通過傳動桿與第九傳動輪(7010)進行轉動連接;第九傳動輪(7010)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十傳動輪(7011)進行傳動連接;第十傳動輪(7011)通過傳動桿與人字撥桿(7012)進行轉動連接;人字撥桿(7012)上方設置有滑動壓板(7013);滑動壓板(7013)內表面與伸縮套桿(7014)進行套接;滑動壓板(7013)與第二滑軌(7016)進行滑動連接;伸縮套桿(7014)外表面與彈簧(7015)進行套接;伸縮套桿(7014)與圓頭錘(7017)進行焊接;第十一傳動輪(7018)軸心與第一聯接桿(7019)進行轉動連接;第一聯接桿(7019)與第一碎桿(7020)相連接;第一聯接桿(7019)與斜管(7021)相連接;第十二傳動輪(7022)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十三傳動輪(7023)進行傳動連接;第十三傳動輪(7023)軸心與第二聯接桿(7024)進行轉動連接;第二聯接桿(7024)與第二碎桿(7025)相連接;第五錐齒輪(701)與第二錐齒輪(602)相連接;第五傳動輪(703)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六傳動輪(704)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七傳動輪(705)與支撐座(1)相連接;單弧板(706)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九傳動輪(7010)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十傳動輪(7011)與支撐座(1)相連接;伸縮套桿(7014)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二滑軌(7016)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十一傳動輪(7018)與支撐座(1)相連接;斜管(7021)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十二傳動輪(7022)與鐵質提取機構(8)相連接;第十三傳動輪(7023)與支撐座(1)相連接;
鐵質提取機構(8)包括第十四傳動輪(801),第十五傳動輪(802),第三聯接桿(803),雙向聯桿(804),轉動底座(805),攪拌棒(806),反應艙(807),輸液口(808),濾網(809),第一艙門(8010),出液口(8011),異向雙弧板(8012),磁吸板(8013),風機(8014),儲料艙(8015)和第二艙門(8016);第十四傳動輪(801)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十五傳動輪(802)進行傳動連接;第十五傳動輪(802)軸心與第三聯接桿(803)進行轉動連接;第三聯接桿(803)與雙向聯桿(804)相連接;第三聯接桿(803)遠離第十五傳動輪(802)的一側設置有反應艙(807);雙向聯桿(804)兩側均設置有轉動底座(805)一組;兩個轉動底座(805)下方均設置有攪拌棒(806);反應艙(807)上方依次設置有輸液口(808)兩組;反應艙(807)與濾網(809)進行焊接;反應艙(807)與第一艙門(8010)相連接;反應艙(807)與出液口(8011)相連接;反應艙(807)遠離第一艙門(8010)的一側設置有異向雙弧板(8012);異向雙弧板(8012)遠離反應艙(807)的一側設置有磁吸板(8013);磁吸板(8013)遠離異向雙弧板(8012)的一側設置有風機(8014);磁吸板(8013)下方設置有儲料艙(8015);儲料艙(8015)與第二艙門(8016)相連接;第十四傳動輪(801)與第十二傳動輪(7022)相連接;第十五傳動輪(802)與支撐座(1)相連接;第三聯接桿(803)與支撐座(1)相連接;反應艙(807)與支撐座(1)相連接;異向雙弧板(8012)與支撐座(1)相連接;磁吸板(8013)與支撐座(1)相連接;風機(8014)與支撐座(1)相連接;儲料艙(8015)與支撐座(1)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青波,未經王青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835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