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車輛端墻及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6279.5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6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榮;尚克明;楊福鵬;劉龍璽;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17/06 | 分類號: | B61D17/06;B61D17/04;B61D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譚云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車輛 | ||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領域,提供軌道車輛端墻及軌道車輛。軌道車輛端墻包括端墻框架結構及端墻板,端墻框架結構包括一對端角柱、間隔設于一對端角柱之間的一對門立柱、貫穿一對門立柱分別與一對端角柱固定連接的門上橫梁,端角柱與門立柱之間沿縱向間隔連接有多個小橫梁;端角柱包括由端角外立柱、端角內立柱和端角封板組成的封閉結構;門上橫梁在位于一對門立柱之間的部位為端門安裝橫梁,端門安裝橫梁的橫截面呈類S型。本發明端墻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強,易加工制作,且端角柱采用封閉式端角柱結構,具有較強的耐撞擊能力,且安裝方便;門上橫梁為S型斷面結構,不僅作為骨架承載,同時承擔了端門安裝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軌道車輛端墻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的車體均由底架、側墻、端墻和車頂組成,端墻作為車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它是承載車輛間貫通通道的部件,并將底架、側墻、車頂連接在一起,對其強度和剛度都有較高的要求。
現有軌道車輛不銹鋼端墻端角柱承載能力弱,無法承受較大的端部撞擊力,端角柱結構僅為三層板壓型而成,導致削弱了整體端墻的強度和剛度。
此外,現有軌道車輛客室空調廢氣排放裝置均設置在車頂上,由于車頂經常會受到雨水沖擊,當廢氣排放裝置結構焊縫密封不嚴或者膠縫失效后,會加大廢氣排放裝置往車內滲水概率,目前也有小部分車輛將廢氣排放裝置設置在端墻上,但由于客室空調負壓影響,極易將車外異物吸入車內,大大降低空調效果,同時會加大能耗,增大用戶運營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軌道車輛端墻,解決了現有軌道車輛墻端角柱承載能力弱,無法承受較大的端部撞擊力,端角柱結構僅為三層板壓型而成,導致削弱了整體端墻的強度和剛度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軌道車輛。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一種軌道車輛端墻,包括:
端墻框架結構和與所述端墻框架結構固定連接的端墻板,所述端墻框架結構包括一對端角柱、間隔設于一對所述端角柱之間的一對門立柱、貫穿一對所述門立柱分別與一對所述端角柱固定連接的門上橫梁,所述端角柱與所述門立柱之間沿縱向間隔連接有多個小橫梁;
所述端角柱包括端角外立柱、端角內立柱和端角封板,所述端角外立柱包括一側敞口的第一內凹型腔和沿該敞口的橫向相對兩側向外翻折并縱向延伸的第一水平翻邊,所述端角內立柱包括一側敞口的第二內凹型腔和沿該敞口的橫向相對兩側向外翻折并縱向延伸的第二水平翻邊,所述第二內凹型腔的敞口側朝向所述第一內凹型腔的敞口側扣合在所述第二內凹型腔內,所述第二水平翻邊與所述第一內凹型腔的內側面貼合,所述端角封板蓋設在一對所述第一水平翻邊外并與所述第二內凹型腔的外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內凹型腔的外側面用于與所述端墻板固定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門上橫梁在位于一對所述門立柱之間的部位為端門安裝橫梁,所述端門安裝橫梁的橫截面呈類S型,具體包括開口朝向所述端墻板一側的上型腔和開口背向所述端墻板一側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內間隔設有多個上立柱和多個端門連接部,所述下型腔內間隔設有多個下立柱,所述下型腔形成門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門上橫梁在位于所述端角柱與所述門立柱之間的部位為帽型橫梁,用于與端墻板固定連接,所述門上橫梁在所述端門安裝橫梁與所述帽型橫梁之間的部位形成供所述門立柱貫穿的安裝缺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端門連接部為螺絲座,用于通過螺栓連接端門的安裝機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端角外立柱、所述端角內立柱和所述端角封板上均設置有電阻點焊用工藝圓孔;
所述小橫梁的橫截面為帽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62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