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及其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35442.6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9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俊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俊雄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4/00;C09D175/04;C09D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彈性體 涂料 生產 裝置 及其 工藝 | ||
1.一種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罐、反應釜,所述儲料罐設置于所述反應釜上部,所述反應釜上設置有初混裝置、加熱裝置、攪拌裝置,所述初混裝置與所述反應釜相互連通,所述初混裝置由其中心向外依次同心分布多個流道,所述流道上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與所述儲料罐一一對應對接,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初混裝置對接,所述加熱裝置纏繞于所述反應釜的外壁布置,所述攪拌裝置設于反應釜端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混裝置上設有用于為原料提供熱量的加熱板,所述加熱板沿著流道同心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混裝置包括初混罐、振動棒,所述振動棒平行布置于初混罐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機和設置在所述反應釜內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上交錯設有多個攪拌桿,且所述旋轉軸穿透所述反應釜下端連接所述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分別設置于所述反應釜和初混裝置的側部。
6.一種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生產裝置,其生產工藝具體如下:
S1:將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加入至初混裝置,振動下升溫至80-85℃,抽真空至約-0.1MPa,在溫度85-88℃下脫水,然后降溫至35-40℃,振動下緩慢滴加完二異氰酸酯甲苯,加完料后于75-80℃反應,獲得A組分,并將A組分降至室溫后流至反應釜中,并以450-500r/min的攪拌速率攪拌;
S2:將聚丙烯酸酯三元醇和復合抗菌劑加入至初混裝置中,振動,然后再加入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和助劑,混合均勻后再升溫至80-85℃,抽真空至約-0.1MPa,在溫度80-85℃脫水,獲得B組分,并將B組分降室溫;
S3:將步驟S2中B組分緩慢加入至含有A組分的反應釜中,以450-500r/min的攪拌速率攪拌均勻后在室溫下進行聚合反應,獲得彈性體涂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聚丙烯酸酯二元醇與二異氰酸酯甲苯的質量比為1:1.85-1.90;所述步驟S2中聚丙烯酸酯三元醇與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的質量比為1.5-9: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彈性體涂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抗菌劑為季銨鹽-鋅-蒙脫土復合材料;所述助劑包括催化劑、著色劑、分散劑、阻燃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催化劑為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三乙醇胺、辛酸亞錫中的一種;所述分散劑為羧酸鹽類共聚物分散劑;所述著色劑為辣椒紅、姜黃、梔子黃、胡蘿卜素、酞菁綠、靛藍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阻燃劑為FB阻燃劑或MPP阻燃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俊雄,未經黃俊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544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