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生成公交車輛線路走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4904.2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2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善勇;洪鶴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屹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23 | 分類號: | G08G1/1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生成 公交 車輛 線路 走向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基于公交大數據、算法研究、構建的一種公交線路走向自動生成的方法,屬于智能交通系統的技術領域。一種生成公交車輛線路走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建立公交動態運營及站點信息數據庫,至少包括:公交車輛定位數據和站點信息數據;S2、對公交車輛定位數據和站點信息數據進行預處理,去除公交車輛定位數據和站點信息數據中不正常的數據和冗余數據,并對公交車輛定位數據和站點信息數據進行分組和排序;S3、排除干擾線路和偏移公交線路的稀疏點;S4、繪制某一公交車輛線路上的兩個公交站點間的線路,再將兩個公交站點間的線路根據公交車輛的順序和方向連接起來,組成完成的公交車輛線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公交大數據、算法研究、構建的一種公交線路走向自動生成的方法,屬于智能交通系統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城市地面公交運行慢、不可靠是目前各個城市公交客流量持續下降、公交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公交運營成本和補貼卻在不斷增加,因此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是國內特大城市普遍所面臨的難題。近幾年,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提出要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要更多的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在公交線路生成方面長久以來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判斷線路軌跡是否正確、刪除偏移點和干擾線路,選擇公交車輛班次進行繪制公交車輛線路。并且需要對每天的公交車輛GPS 數據進行重復操作,從而會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并且在某些方面,只是靠人的感官進行判斷,很容易會產生誤差,對某些干擾線路和公交車輛的上行、下行的走向很難判斷它的準確性。隨著公交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推進,車載定位數據等基礎數據已經進入常態化實時采集階段,由此有必要充分依托大數據,通過算法研究對每天的公交車輛的車載定位數據,精準生成公交車輛的線路走向,減少人工成本,進而發展相關的場景應用。
目前繪制公交車輛線路走向的思路,主要是人工判斷加代碼實現,根據時間序列,和GPS數據的上傳時間間隔來分離車輛的不同班次,并找到班次的起點,從起點依據時間序列,對應于順序經過的位置獲取的位置數據以及與各個公交站點,判斷公交車輛的走向。這種方法在現有的技術研發和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1、實際應用方面,單獨班次的車輛定位數據并不能完整的描述整條線路的情況,對于單獨的班次而言,在許多的路段會出現缺點的情況,現有的方法中對于這種情況需要人為的選擇其它班次來補充線路的空白區域。這樣會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并不適用于實際項目中的需求。
2、在排除干擾信息方面,對于車輛的行駛路線實際屬于a線路,但是車輛定位數據里顯示的是b線路的情況,現有的方法是通過人為視覺上的判斷來確定正確的線路,去除錯誤的線路,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對于一些復雜線路無法保證其準確性,并且也很難確定其起點位置。另一方面定位設備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有時會產生偏移點和離散點,現有的方法也是人為的進行判斷車輛定位數據點的合理性,將不合理的數據點刪除。這同樣不適用于實際的應用場景。
針對現有場景的應用,通過采用大數據技術和算法研究來自動生成公交車輛線路,建立大規模的可實際使用的技術方法。研究過程中產生了如下具體的技術問題:
1、在根據線路編號分組后,需要準確的去除掉該線路的所有GPS定位數據中的干擾信息。包括車輛的實際行駛路線與定位數據中記載的線路編號不相符的情況、定位數據采集過程中產生的離散點,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于需要加油等一些特殊情況會偏移原有的行駛路線的情況。
2、要在正確的時間序列中盡可能完整的描述出線路的基本信息。
3、要控制算法的計算時間,提高算法的分析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而提出的采用大數據分析方法來繪制公交車輛線路的系統解決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成公交車輛線路走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屹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屹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49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邊緣混合云管平臺
- 下一篇:一種制造IGBT功率組件的柔性貼裝設備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