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工細長孔的加長麻花鉆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4205.8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12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震;李偉碩;俞元喨;王志嶸;田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實驗工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2 | 分類號: | B23B51/02;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張曉飛 |
| 地址: | 10003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細長 加長 麻花 | ||
本發明一種加工細長孔的加長麻花鉆,包括柄部和工作部分;所述工作部分上沿著軸向有用于排屑的螺旋槽,頂部為切削部分,切削部分包括鉆尖、后刀面和切削刃;切削部分頂端中心為一個菱形鉆尖,末端為兩個中心對稱的分屑面,切削部分的兩個后刀面上開有兩個中心對稱的分屑槽,分屑槽尾端與分屑面相接;分屑槽將每個切削刃分成了內刃、內凹圓弧刃和外刃,內凹圓弧刃和外刃相交處形成了外尖;切削部分形成由2個外切削刃、2個內切削刃、2個圓弧切削刃、2個外尖和1個菱形尖構成的“三尖六刃”鉆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工細長孔的加長麻花鉆,應用于伺服產品各種細長深孔的加工。
背景技術
伺服產品零件中分布著很多細長油路、氣路和線路孔,它們的特點是直徑小,一般為Φ2~5mm,長徑比最大將近30倍徑,有的還是盲孔,加工時難度很大,一直是伺服產品加工中的短板。
目前,細長孔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在銑床上使用槍鉆,但是由于有的孔直徑太小,槍鉆加工時經常會出現折斷現象,這種加工方式很難采用;一種是使用專用的深孔麻花鉆,但是不適合加工直徑較小的長深孔,成本也較高;一種是銑導向孔配合進口加長麻花鉆鉆削加工,這種加工方式使用較多,但是由于孔深和麻花鉆的缺陷導致鉆削加工時存在著以下問題:
(1)主切削刃上各點處的前角數值內外相差太大。鉆頭外緣處主切削刃的前角過大,約為+30°,加工硬材料時,切削刃強度不足;接近鉆心處前角過小,約為-30°,造成切屑變形大,切削阻力大。
(2)橫刃長,橫刃的前角很大,達54°~60°,加工時定心作用差,會產生很大的軸向力。
(3)主切削刃很長,全刃參加切削,刃上各點的切削速度又不相等,容易形成較寬的螺旋形切屑,不利于分屑與斷屑,而又因為孔徑較小,切屑不能順利排出。
以上缺陷常使麻花鉆磨損加快,嚴重影響著鉆孔效率與已加工表面的質量,并且鉆頭需要頻繁修磨,也嚴重影響了產品加工周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發明通過對標準的麻花鉆鉆頭結構進行從新設計,形成“三尖六刃”鉆型的多刃尖麻花鉆,優化了麻花鉆的結構和槽型,增加了分屑槽和分屑面,改變了頂角和后角的大小,避免加工細長孔時出現的定心差,排屑難,加工質量差等難題。通過改進加工方法,產品加工質量穩定,加工效率提高了近70%,大幅度加快了生產周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細長孔的加長麻花鉆,包括柄部和工作部分;所述工作部分上沿著軸向有用于排屑的螺旋槽,頂部為切削部分,切削部分包括鉆尖、后刀面和切削刃;切削部分頂端中心為一個菱形鉆尖,末端為兩個中心對稱的分屑面,切削部分的兩個后刀面上開有兩個中心對稱的分屑槽,分屑槽尾端與分屑面相接;分屑槽將每個切削刃分成了內刃、內凹圓弧刃和外刃,內凹圓弧刃和外刃相交處形成了外尖;切削部分形成由2個外切削刃、2個內切削刃、2個圓弧切削刃、2個外尖和1個菱形尖構成的“三尖六刃”鉆型。
外刃鋒角2Φ=120°,外刃后角αf=20°,外刃長b1=0.1~0.15d,所述d為麻花鉆直徑。
內刃鋒角2Φ’=112°,內刃斜角τ=22.5°,內刃前角γ為+5°~-5°,內刃長b2=0.15d~0.2d,鉆尖高h=0.08d~0.1d,所述d為麻花鉆直徑。
圓弧刃后角αR=25°,圓弧半徑R=0.1d,所述d為麻花鉆直徑。
分屑面距離鉆尖位置H約為0.65d,角度κ=30°,所述d為麻花鉆直徑;
在鉆削時,菱形尖先接觸工件準確定心,緊接著圓弧刃會在切削表面切削成一個凸形的圓環筋。
本發明的有益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實驗工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實驗工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42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