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液器及換熱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34004.8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83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明;舒迎;朱興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賽富特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9/02 | 分類號: | F28F9/02;F28F9/06;F28F1/40;F28D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何沖 |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液器 換熱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液器及換熱器,分液器包括分液板和分液管,分液板上具有裝配孔;分液管包括順次連接的連接段、擴張段和分液段,擴張段的外徑大于裝配孔的直徑,連接段穿設在裝配孔中,擴張段與分液板的一側限位配合;其中,裝配孔和分液管均為多個,多個分液管和多個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采用該方案,由于分液管包括順次連接的連接段、擴張段和分液段,在將連接段穿入裝配孔后,可通過擴張段與分液板的限位配合對分液管的軸向進行限位,從而將分液管安裝到分液板上。采用此種連接方式可代替焊接的方式制造分液器,從而避免了分液器發生焊接變形,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和加工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換熱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分液器及換熱器。
背景技術
殼管式換熱器在換熱管束進口的分液情況對換熱器性能、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影響較大。由于管束多,換熱管進口分布在結構上往往無法做到規則布置,造成各個換熱管進口分液的難度。為了解決分液均勻的問題,有的換熱器中設置有分液器進行分液。
分液器通常包括分液板和多個分液管,現有技術中通常是采用釬焊工藝將多個分液管焊接在分液板上,由于分液管直徑較小,焊接后分液管和分液板容易發生破損和變形,因此難以保證成品質量和精度,加工工藝困難,成品率低。而且,分配器在發生變形后,不易與換熱管等結構裝配。通常分液管直徑越小越難以焊接加工,因此釬焊工藝也制約了分液管的尺寸和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液器及換熱器,以便于分液器的制造和裝配,提高分液器和換熱器的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液器,包括:分液板,所述分液板上具有裝配孔;分液管,所述分液管包括順次連接的連接段、擴張段和分液段,所述擴張段的外徑大于所述裝配孔的直徑,所述連接段穿設在所述裝配孔中,所述擴張段與所述分液板的一側限位配合;其中,所述裝配孔和所述分液管均為多個,多個所述分液管和多個所述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分液管還包括翻邊段,所述翻邊段位于所述連接段的端部,所述翻邊段的外徑大于所述裝配孔的直徑,所述翻邊段與所述分液板的另一側限位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翻邊段為通過沖壓工藝形成的喇叭口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段和所述分液段的外徑相等,所述分液段的外徑為D1,1.6mm≤D1≤2.5m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包括殼體、多個換熱管和上述的分液器,多個所述換熱管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分液器的多個分液管與多個所述換熱管一一對應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管的外徑為D2,4.8mm≤D2≤6.5mm,多個所述分液管一一對應地穿設在多個所述換熱管內。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器還包括管板,多個所述換熱管的一端均穿設在所述管板內,所述分液器的分液板固定在所述管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分液板的端面與所述管板的端面抵接,所述換熱管的端面與所述分液板的端面抵接。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器還包括:端蓋,所述端蓋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一側,所述端蓋內具有分液腔,所述分液器的分液板位于所述分液腔內。
進一步地,所述端蓋內還具有與所述分液腔間隔的集液腔,所述換熱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分液腔和所述集液腔對應,所述換熱器還包括:進液管,所述進液管與所述分液腔連通;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與所述集液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管的壁厚為0.25mm-0.28mm。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管內部設有齒狀結構,所述齒狀結構的齒高為0.12mm-0.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賽富特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賽富特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40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