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33879.6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0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寅升;張國明;尚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7/30 | 分類號: | H03M7/30;H04L9/06;H04L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達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劍 |
| 地址: | 310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測量 矩陣 信號 加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涉及壓縮感知信號傳輸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信號發生端和接收端同時部署時變測量矩陣產生器;所述時變測量矩陣產生器獲取傳入的時間戳和預先設定的采樣比,調用偽隨機算法產生特定的時變測量矩陣;信號發生端在t時刻使用相應的時變測量矩陣對信號源完成亞能奎斯特采樣,并將采樣后的信號xs和時間戳t一并發給接收端。本發明實現在信號傳輸程中,即使非法竊聽者捕獲了壓縮感知后的信號xs,由于缺少時變測量矩陣產生器模塊,竊聽者無法獲得采樣時刻t對應的測量矩陣,因此無法重建原始信號,從而達到了數據加密和安全傳輸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感知信號傳輸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
背景技術
壓縮感知是2000年以來信號處理領域迅速發展的一個理論。壓縮感知突破了傳統Shannon-Nyquist采樣定理的限制,可以進一步降低滿足特定稀疏條件的信號的采樣頻率要求。
壓縮感知包含以下步驟:1)確定一個變換矩陣Ψ,在該變換下,原始信號x在變換域中得到稀疏表示z,即x=Ψz。Ψ是酉矩陣,通常使用DFT(離散傅里葉變換)、DCT(離散余弦變換)等。2)設計測量矩陣Φ,矩陣維度為kn×n,n為原始信號維度,k為采樣比,通常k1。3)使用測量矩陣Φ對原始信號進行亞能奎斯特采樣,得到采樣后信號xs,即x=Ψz。采樣后信號xs的維度為kn,一般遠小于原始信號x的維度。4)信號傳輸。由于xs的維度低,可以極大減少傳輸的數據量,并降低帶寬要求。5)信號重建。定義A=ΩΨ為測度矩陣。A是行滿秩矩陣(行數kn小于列數n),因此Az=xs對應一個欠定線性方程組。通過求解L1范數優化問題,得到變換域中z的稀疏解,然后通過域的逆變換還原到原始信號域,求出復原信號xr。
目前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時變測量矩陣的信號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信號發生端和接收端同時部署時變測量矩陣產生器;
步驟S2,所述時變測量矩陣產生器獲取傳入的時間戳和預先設定的采樣比,調用偽隨機算法產生特定的時變測量矩陣;
步驟S3,信號發生端在t時刻使用相應的時變測量矩陣對信號源完成亞能奎斯特采樣,并將采樣后的信號xs和時間戳t一并發給接收端。
進一步的,所述時變測量矩陣,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時間戳t確定初始紀元以來的秒數,其表示為偽隨機數發生器的種子;
偽隨機數發生器根據輸入的種子產生一系列非重復隨機數的序列,其序列長度為n,序列元素取值范圍為[0,n-1];
生成一個n維的單位矩陣。
進一步的,其測量矩陣Φ,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隨機數的序列中選取前kn個元素,并將這幾個元素作為序號選取單位矩陣的kn行,其中,k為壓縮感知的采樣比,0k≤1;
確定測量矩陣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38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