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刺五加均一多糖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3740.1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611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恩瀚;陳漢坤;葉木英;林虹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青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7/00 | 分類號: | C08B37/00;A61K8/73;A61Q19/08;A61K31/715;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南越商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809 | 代理人: | 梁麗嬋;許春蘭 |
| 地址: | 510032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刺五加 均一 多糖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刺五加均一多糖,其分子量為6.83×105Da,由巖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組成,其單糖的摩爾比是16.42%、32.27%、40.38%、7.21%和3.72%。刺五加均一多糖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取刺五加飲片粉碎成粉,采用水提法提取刺五加粗多糖,然后運用Sevage法脫蛋白法去除粗多糖中的蛋白,并采用陰離子交換DEAE?Fast?Flow層析柱和Sephadex?G?200葡聚糖凝膠柱層析柱進行進一步的分離純化得到刺五加均一多糖。本發明方法制得的刺五加多糖為均一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抗皮膚衰老活性,可用于制備具有抗皮膚衰老作用的化妝品和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刺五加均一多糖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刺五加為五加科五加屬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莖或莖,廣泛分布于俄羅斯遠東針葉林帶,中國東北、河北、山西,日本、朝鮮的北部地區等。別名五加參、刺拐棒、老虎鐐子。在中醫學中,刺五加作為藥物的應用歷史十分悠久,在歷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記載。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指出,刺五加以“五葉者良”,具有“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的功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表明,刺五加為“本經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堅筋骨,強意志,久服輕身耐老”的功效。刺五加性溫,味辛,微苦;歸脾、腎、心經;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等癥。(潘景芝、金莎、崔文玉等.刺五加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9,40(23):353-360)刺五加具有免疫功能調節、抗癌、保護肝臟、抗衰老、抗氧化、抗炎、降血壓、抗應激等多種藥理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五加苷類、黃酮類、木脂素類、多糖類等。但這些都是粗多糖的實驗結果,重復性較差,不能做出標準化產品,因此產業化價值有限。本發明在既往研究基礎上,對刺五加粗多糖開展分離純化、結構解析和生物活性評價,以期得到有良好生物活性刺五加均一多糖,這不僅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且可為刺五加均一多糖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對刺五加多糖按分子量進行分級,然后進一步分離純化,進行結構表征,提供一種由一種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有藥用價值的刺五加均一多糖,并對得到的刺五加均一多糖進行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皮膚衰老活性的初步研究。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刺五加均一多糖,其分子量為6.83×105Da,由巖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組成,其單糖的摩爾比是16.42%、32.27%、40.38%、7.21%和3.72%。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該刺五加均一多糖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干燥刺五加飲片粉碎,過100目篩,將過篩后藥粉用5~8倍量水提3次,溫度為80~100℃,每次2h,合并提取液,將提取液3000rpm/min離心20min,然后收集上層清液,并將上清液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體積的五分之一;
2)待濃縮液冷卻后,加入α-淀粉酶至其含量為0.1~0.4%,調節pH值至7.0,60℃水浴酶解4h(溶液遇碘-碘化鉀試劑無顏色變化),迅速升溫至100℃保持5min滅酶,之后3000rpm/min離心10min收集上清液。
3)將上清液與Sevage試劑(氯仿:正丁醇體積比4:1混合)按體積比1:1混合,劇烈振蕩30min,靜置12h,收集上層多糖溶液,重復至紫外掃描無蛋白特征吸收峰時止;
4)對步驟3)中上層多糖溶液濃縮后加4~6倍量無水乙醇,4℃靜置沉淀48h,3000rpm/min離心10min收集沉淀。重復3次后進行冷凍干燥,得刺五加粗多糖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青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青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37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