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33226.8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9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江雨明;張彩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思珀利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5/00 | 分類號: | B22F5/00;B22F7/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國 |
| 地址: | 2150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剛石 鉆頭 切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首先取結合劑薄片,其直徑與硬質合金基座相同;將結合劑薄片放入高溫真空爐,進行凈化處理;結合劑薄片放在硬質合金基座上,結合劑薄片上鋪裝金剛石微粉,上述三種材料置于耐高溫金屬杯中,并蓋上蓋杯;裝載有金剛石微粉、結合劑薄片和硬質合金基座的耐高溫金屬杯置于高壓腔體內,在溫度1400~1500℃、壓強5.5~8.0GPa的條件下燒結10~20min,結合劑薄片熔化向金剛石微粉滲透流動擴散,將金剛石微粉的孔隙填滿,金剛石微粉燒結成金剛石聚晶并與硬質合金基座結合為一體,獲得金剛石切削齒。金剛石聚晶層無結合劑局部聚集,金剛石架構均勻,無裂紋和微孔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制備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時采用混料工藝制備,混料工藝所普遍存在金剛石微粉與結合劑混合不均的問題,且混料工藝會引入污染,因而造成金剛石聚晶層結構不均、結合劑偏析聚集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特點是:包含以下步驟:
1)取結合劑薄片,其直徑與硬質合金基座相同;
2)將結合劑薄片放入高溫真空爐,進行凈化處理;
3)結合劑薄片放在硬質合金基座上,結合劑薄片上鋪裝金剛石微粉,上述三種材料置于耐高溫金屬杯中,并蓋上蓋杯;
4)上述裝載有金剛石微粉、結合劑薄片和硬質合金基座的耐高溫金屬杯置于高壓腔體內,在溫度1400~1500℃、壓強5.5~7.0GPa的條件下燒結10~20min,結合劑薄片熔化向金剛石微粉滲透流動擴散,將金剛石微粉的孔隙填滿,金剛石微粉燒結成金剛石聚晶并與硬質合金基座結合為一體,從而獲得金剛石切削齒。
進一步地,上述的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1),結合劑薄片由金剛石層結合劑粉末通過預壓形成,厚度為0.5~1.0mm。
進一步地,上述的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金剛石層結合劑粉末為第Ⅷ族金屬元素粉末或其金屬氧化物粉末。
進一步地,上述的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金剛石層結合劑粉末為Fe、Co、Ni金屬粉末或其金屬氧化物粉末。
進一步地,上述的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其中,耐高溫金屬杯的材質為Ti、Zr、Mo或Ta。
進一步地,上述的金剛石鉆頭用金剛石切削齒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2),結合劑薄片放入高溫真空爐,真空狀態下加熱至400~900℃,并保溫30~60min。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本發明先單獨預壓形成薄片狀的結合劑薄片,并單獨對其進行高溫真空凈化處理,然后置于硬質合金基座和金剛石微粉之間,再在外部套上耐高溫金屬杯加以保護,在1400~1500℃、5.5~8.0GPa下燒結10~20min,結合劑薄片熔化并向金剛石微粉層滲透流動擴散,逐漸將金剛石微粉層中的孔隙填滿,最終將松散狀態的金剛石微粉燒結成金剛石聚晶,并與硬質合金基座牢牢結合為一體;
②取消金剛石微粉和結合劑的混料工藝,避免了混料不均所造成的結合劑偏析聚集現象,同時沒有因混料而帶來雜質的困擾;本發明通過高溫將結合劑熔化,并在高壓作用下以液相方式向金剛石層滲透,將金剛石微粉顆粒間的空隙填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思珀利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思珀利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32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