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30579.2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18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邵慧奇;黃耀麗;蔣金華;陳南梁;邵光偉;張晨曙;陸誠;王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4B21/16 | 分類號: | D04B21/16;D04B2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統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亞 |
| 地址: | 20162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控 三維 間隔 織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采用經編裝備(大隔距雙針床經編機)進行編織制備得到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包括織造前準備和上機編織成型工序,在上機編織成型過程中,硅膠水管或電阻絲根據溫區分布設計在導紗梳櫛停擺間隙有規律地橫向墊入兩針床中間位置;編織得到的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為多層立體結構,由織物面層、織物底層、間隔絲和溫控管路構成,間隔絲在織物面層和織物底層之間呈X型交叉排列,以支撐面層和底層形成立體結構,溫控管路均勻地往復嵌于間隔絲中間。本發明中溫控管路參與編織過程,溫控管路分布均勻且可設計,多層織物結構一次編織成型,大幅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溫度的控制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床墊、地熱、空調等多方面的需求。常用的控溫床鋪墊產品主要有電熱毯、水暖床墊。電熱毯由于電阻絲與人體僅間隔一層面料,容易出現皮膚干燥等問題,影響整體舒適性,同時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水暖床墊的控溫方式更加溫和舒適,但目前主要通過打孔縫制等方式人工將加熱水管固定于床墊內,加工工藝復雜,影響生產效率,而且其水管的分布可控性和耐久性較差。因此,需要一種生產更為高效、溫區排布更為可控的產品和加工方式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專利CN 101961181 A公開了一種經編間隔織物冬夏兩用墊及其加工方法。該床墊包括熱循環加熱層、涼爽層和支撐框架,其中加熱層和涼爽層通過4~6mm柵格狀凹槽嵌入經編間隔織物,經注塑整理后成為硬挺立體構件。該發明將間隔織物與溫控元件進行了有效結合,但硬挺的框架結構沒有發揮三維經編間隔織物的彈性優勢,也無法進行折疊收納,缺乏靈活性,且通過后道人工嵌入發熱線或熱水管,工序復雜,生產效率低。
專利CN 110424095 A公開了一種高纖維體積含量的經編間隔織物的制備方法。該發明在經編機兩側各配備了一個纖維噴射裝置,在經編機進行間隔織物編織的過程中,將滌綸、錦綸或丙綸等纖維噴射進經編間隔織物提高了整體織物的纖維體積含量。該方法可以將功能纖維高效添加到經編間隔織物夾層中,但纖維的分布均勻性難以控制,噴射方法只適合添加短纖維,因此不能實現長絲或者控溫水管等連續性材料的有序、可控排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控溫的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該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具有溫控管路分布均勻、織物結構穩定、回彈性較高以及加工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的制備方法,采用經編裝備進行編織制備得到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包括織造前準備和上機編織成型工序;
所述經編裝備為大隔距雙針床經編機,主要部件包括機架、位于機架上方的存儲硅膠水管或電阻絲的紗架和存儲滌綸或錦綸的紗筒、前針床及織針、后針床及織針、導紗梳櫛及導紗針、導絲管及其滑動導軌以及位于機架下方的牽拉卷曲輥;前針床和后針床分別固定于機架相對的兩面,導紗針安裝于導紗梳櫛末端,導紗梳櫛通過擺臂安裝于機架上,并圍繞擺臂軸進行擺動,導絲管及其滑動導軌位于兩針床中間位置的正上方并安裝在機架上,其中滑動導軌與針床長度方向平行,導絲管安裝在滑動導軌上,引導硅膠水管或電阻絲的導絲管安裝在滑動導軌上,在電機帶動下可沿著導軌往復移動;
在上機編織成型過程中,硅膠水管或電阻絲根據溫區分布設計在導紗梳櫛停擺間隙有規律地橫向墊入兩針床中間位置,溫區分布是指需要控溫的區域在間隔織物中的分布,設計在需要降溫或者加熱的區域墊入硅膠水管或電阻絲,同時可以通過墊入的密和疏控制控溫效果的強和弱。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
如上所述的可控溫三維經編間隔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0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