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甘薯黑斑病菌的LFD-RPA可視化檢測引物組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27884.6 | 申請日: | 202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5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波;陳慶河;劉裴清;李本金;翁啟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350013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測 甘薯 黑斑 病菌 lfd rpa 可視化 引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甘薯黑斑病菌的LFD?RPA可視化檢測引物組及檢測方法,屬于農作物病害檢測、鑒定及防治技術領域。包括基于LFD?RPA的可視化檢測引物組:2條引物CfRPAF和CfLFD?RPAR,以及1條探針CfLF?Probe;并公開了檢測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檢測引物組具有特異性強、結果可靠、靈敏度高、實用性好、操作簡便快速的優勢,結果肉眼直接可見,可以真正實現便捷式的現場快速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病害檢測、鑒定及防治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于檢測甘薯黑斑病菌的LFD-RPA可視化檢測引物組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甘薯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性輕工業原料和飼料作物。我國甘薯消費的形式除了加工淀粉、酒精外,鮮食用、葉菜用比例有所增加,國家發改委已將甘薯選定為燃料乙醇生產的首選非糧原料作物。甘薯作為新型能源作物,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產國,每年種植面積約500萬公頃,約占世界的53.5%;年生產量約1.1萬噸,約占世界的82.2%。
甘薯黑斑病(sweep potato black rot)是甘薯栽培和貯藏中十分常見和危害十分嚴重的病害,又名黑疤病,在世界各甘薯產區均有發生,是甘薯生產上嚴重影響產量的三大病害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由該病造成約5%-10%的甘薯損失,嚴重時甚至可以達到20%-50%或更高的損失。其病原菌為甘薯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Halsted),該菌分布廣泛、種群分化復雜,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及塊根組織,引起死苗、爛床、爛窖,對甘薯生產影響極大。甘薯品種間黑斑病抗性差異明顯,高抗品種較少,而且在高抗的品種中,兼具高產、高干率的品種尚未發現,成為疫區產量提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帶有黑斑病菌的病薯內可產生甘薯黑皰霉酮(ipomeamarone)等呋喃萜類有毒物質,家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癥狀,此外,用病薯作發酵原料會毒害酵母菌和糖化酶菌,延緩發酵過程,降低酒精產量和質量,嚴重制約甘薯產業的發展。因此,研發出甘薯黑斑病的早期快速診斷方法并進行及時監測,對保障甘薯健康生產及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傳統的病害檢測技術需要對病原菌進行分離培養,根據病原菌菌落的大小、形狀、生物學特性等進行鑒定,耗時耗力,病害診斷需要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且一些病原真菌的外部形態特征十分復雜,既具相似性,又存在不穩定性,使檢測難度大大增加。常規PCR、巢式PCR、LAMP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等分子技術已經應用于甘薯黑斑病菌的檢測。但是,常規PCR、巢式PCR及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需要專業儀器并由分子生物學專業實驗人員操作,檢測時間長,操作復雜。循環恒溫擴增技術(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簡稱LAMP)需針對靶基因的6個位點設計出4條引物,并且在較高的恒溫條件下(60~65℃)保溫30~90分鐘進行反應,引物設計復雜,且易出現假陽性。
重組酶聚合酶擴增(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術是在重組酶介導下模擬體內DNA的復制過程。重組酶與引物結合形成蛋白-DNA復合物后,尋找并定位雙鏈DNA同源序列,從而實現對模板上目標區域的指數擴增。它與PCR不同,不需要退火反應過程,可在37℃~42℃等溫條件下,反應20min左右即可得到擴增產物。RPA可以與側向流動層析技術相結合,在RPA擴增體系中,需要生物素標記的反向引物和熒光基團標記的探針,在距熒光基團30個堿基處有一個脫堿基位點(dSpacer),該位點可被nfo核酶識別、切割,產生新的羥基末端,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形成帶有生物素和熒光基團雙標記的RPA產物,通過層析膜擴散,被生物素配體和熒光基團標記抗體捕獲,形成具有顏色的檢測線。該方法檢測時間短,5min左右就能目測結果,肉眼判讀。
重組酶聚合酶核酸擴增技術(RPA)對樣本要求低,可在25~45℃下15min內將痕量核酸模板擴增到可檢測水平,與側流層析試紙條(lateral flow dipstick,LFD)結合應用形成的LFD-RPA體系能實現肉眼直接判定結果,因而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78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重癥護理的輔助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故障電弧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