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26612.4 | 申請日: | 2020-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45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煜;胡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811 | 分類號: | G06F12/0811;G06F12/0846;G06F12/0897;G06F3/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劉雪萍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按照 對象 拆分 分級 存儲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S1.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拆分成頭對象和若干尾對象;所述頭對象包括元數據和信息數據;S2.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的頭對象存儲到熱池,而將尾對象全部存儲到冷池;S3.設置存儲系統統計數據訪問熱度,將訪問熱度低于閾值數據的頭對象中信息數據從熱池轉移到冷池,將訪問熱度高于閾值數據的信息數據從冷池轉移到熱池。本發明數據按照對象拆分,從而將大量尾對象直接存儲到冷池,避免尾對象從熱池到冷池的轉移;將頭對象中元數據作為數據讀取的依據,而將頭對象中信息數據作為可轉移數據,為熱池留出余量,提供了存儲系統的性能,豐富了分布式對象存儲系統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據存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分級存儲功能是利用存儲系統中ssd存儲介質作為hdd盤的緩存,整體提高存儲系統的讀寫性能。在存儲過程中,首先將對象存入讀寫速度快的ssd盤,然后等數據冷卻后,再將數據轉移到hdd盤。這種方式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缺點。
由于ssd磁盤空間比較小,可以存儲的數據不是很多,全部數據寫入ssd后,很快就會將ssd磁盤寫滿,接下來就需要將ssd中數據轉移到hdd中。當外部寫入存儲系統的速度比ssd轉移數據到hdd的速度快的時候就會導致ssd磁盤空間一直是滿,并且嚴重影響到存儲系統寫數據的性能。
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及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傳統的對象數據先存入ssd盤,再存入hhd盤的方式會導致ssd磁盤空間總是滿,嚴重影響存儲系統寫數據性能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及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按照對象拆分的分級存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拆分成頭對象和若干尾對象;所述頭對象包括元數據和信息數據;
S2.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的頭對象存儲到熱池,而將尾對象全部存儲到冷池;
S3.設置存儲系統統計數據訪問熱度,將訪問熱度低于閾值數據的頭對象中信息數據從熱池轉移到冷池,將訪問熱度高于閾值數據的信息數據從冷池轉移到熱池。
進一步地,步驟S1中,頭對象占用空間為固定值,每個尾對象占用空間小于等于設定閾值。
進一步地,步驟S2具體步驟如下:
S21.設置存儲系統檢測熱池水位;
當熱池水位低于閾值時,進入步驟S22;
當熱池水位高于閾值時,進入步驟S23;
S22.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的頭對象全部存入熱池,而將全部尾對象存入冷池;
S23.設置存儲系統將上傳數據的頭對象中元數據存入熱池,而將信息數據和全部尾對象存入冷池。依據熱池水位情況,確定頭對象中信息數據的存儲位置。
進一步地,步驟S2熱池采用冗余策略,冷池采用糾刪策略。
進一步地,步驟S3具體步驟如下:
S31.在存儲系統設置熱度表和熱度維護線程,設置熱度訪問線程根據數據訪問及修改情況維護熱度表;
S32.在存儲系統設置轉移線程,設置轉移線程將訪問熱度低于閾值數據的頭對象中信息數據從熱池轉移到冷池,將訪問熱度高于閾值數據的信息數據從冷池轉移到熱池。當數據被訪問、修改時會增加該數據熱度值,當數據長時間沒有被訪問,其熱度值會隨著時間下降。
進一步地,步驟S31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66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