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23966.3 | 申請日: | 2020-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4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國豹;黃萬周;徐壹游;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微光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20 | 分類號: | G03B2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駿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載 標準 接口 工業 鏡頭 超高 亮度 dlp 投影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包括光源組件、勻光光路、DMD芯片、成像光路,和轉接結構件;光源組件包括激光光源和激光處理光路;勻光光路用于對光源組件的出射光線勻光,并將勻光后光線射出至DMD芯片;成像光路將DMD芯片的有效面的反射光線直接成實像到工業鏡頭;通過成像鏡頭將DMD芯片的有效面成像在空氣中,避免了棱鏡材質和折射率對工業鏡頭像質的影響,再通過細分種類的轉接結構件,使得各類工業鏡頭可以與之匹配,這樣就可以通過直接購買現成的工業鏡頭來取代目前需要高成本長周期定制的鏡頭,從而大幅度減低開發定制成本和壓縮生產周期;采用激光光源的方案,從而解決了目前光源亮度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DLP投影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及設備。
背景技術
在目前工業檢測、掃描或者3D打印等出光系統的應用場合,常常會有不同投影尺寸和工作距離的要求,基本上每切換一個場景就需要更換一款投影鏡頭,其開發成本和時間有著巨大的浪費;雖然市面上有各種型號的工業鏡頭可供選擇,但是工業鏡頭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考慮DLP光機中的棱鏡材質和厚度,因此兩者不能匹配。
另一方面,對于工業應用,目前市面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是藍光,光源是單顆LED,只能用在低亮度的場合,使用范圍受到明顯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及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構造一種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包括光源組件、勻光光路、DMD芯片、成像光路,和連接不同標準接口的工業鏡頭的轉接結構件;所述光源組件包括激光光源和對其出射光線處理的激光處理光路;所述勻光光路用于對所述光源組件的出射光線勻光,并將勻光后光線射出至所述DMD芯片;所述成像光路將所述DMD芯片的有效面的反射光線直接成實像到所述工業鏡頭。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成像光路由按負、正、負、正、負的對稱光焦度分布的多個鏡頭構成。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激光處理光路包括對激光光束壓縮的激光擴束光路,和對所述激光擴束光路的出射光線進行會聚成光斑的會聚光路。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激光擴束光路包括對所述激光光源發出的平行光進行會聚的正透鏡,和所述正透鏡會聚后光線重新發散成平行光的負透鏡。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激光處理光路還包括散斑消除組件;所述散斑消除組件包括破壞激光光束原有的相干性的擴散片,和帶動其旋轉的電機。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勻光光路包括對所述激光處理光路的出射光線進行勻光的積分柱。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勻光光路還包括成像鏡組;所述積分柱的出射光斑經過所述成像鏡組后,在所述DMD芯片處形成一個共軛光斑。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所述成像鏡組由多個透鏡組合構成,多個所述透鏡之間設置有用于折疊光路的反射鏡。
本發明所述的可加載標準接口工業鏡頭的超高亮度DLP投影光路,其中,還包括RTIR棱鏡組,所述RTIR棱鏡組用于調節所述勻光光路的出射光線角度,并將所述DMD芯片的出射光線反射至所述成像光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微光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深微光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39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