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選煤廠粉煤輸送過程中噴霧降塵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20479.1 | 申請日: | 2020-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4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驍;王嘉銘;周政;劉晨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綠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8 | 分類號: | B01D47/08;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選煤 粉煤 輸送 過程 噴霧 降塵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選煤廠粉煤輸送過程中噴霧降塵設備,其中所述攪拌方形片包括:基片、基片縫隙、滾珠滑道、滾珠、十字架滑道、攪拌軸滑槽、非對稱攪拌葉;攪拌方形片中心處設有大孔洞,孔洞中心設有十字架滑道,在十字架滑道外圍是基片,十字架滑道與基片連接;基片由上下兩塊板組成,兩板之間存在有基片縫隙,實現降塵劑流通過、促進氣泡融合、氣化;在基片上部設有滾珠滑道,其中多個滾珠在基片、滾珠滑道之間,基片與滾珠滑道之間設有同樣的縫隙。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選煤廠粉煤輸送過程中噴霧降塵設備,結構新穎合理,降塵所發揮的作用功能強大,適用范圍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選煤廠噴霧降塵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選煤廠粉煤輸送過程中噴霧降塵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選煤廠噴霧降塵處理技術的設備尚未發展成熟,主要體現在現有技術中沒有攪拌方形片、基片、基片縫隙、滾珠滑道、滾珠、十字架滑道、攪拌軸滑槽、非對稱攪拌葉機構。由于缺乏或上述機構不成熟,導致工藝老舊、降塵成本高、降塵效率低、工藝流程長、控制復雜、占地大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選煤廠粉煤輸送過程中噴霧降塵設備,包括:轉速調節器1、平臺高低角度調整2、氣化機控制3、平臺水平轉動4、降塵劑與氣體分配管5、霧化器轉動平臺6、水平旋轉噴射嘴7、過渡倉8、頂部噴射嘴9,控制平臺10、汽化設備;位于底部的平臺水平轉動4,其通過外電機驅動,帶動整個設備水平旋轉;平臺水平轉動4一側設有氣化機控制3,其控制上部的降塵劑與氣體分配管5進行降塵劑、氣體的獨立分配工作;在平臺水平轉動4上部設有霧化器轉動平臺6,霧化器轉動平臺6促使水平旋轉噴射嘴7、過渡倉8、頂部噴射嘴9水平低速轉動,其中,水平旋轉噴射嘴7數量為6個,水平等角度排列,水平旋轉噴射嘴7向四周噴射霧化降塵劑,頂部噴射嘴9通過過渡倉8與下部的水平旋轉噴射嘴7連通,頂部噴射嘴9向不同方向均設有噴嘴,并噴射霧化降塵劑;降塵劑與氣體分配管5與過渡倉8連通;在整個設備一側設有平臺高低角度調整2,其通過齒輪對控制平臺10進行仰角調節;在控制平臺10一側設有轉速調節器1,其控制位于頂部的控制平臺10仰角旋轉速度;在控制平臺10上部設有汽化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平臺10包括:卡位基臺11、凹型環12、U型槽拉桿13、U型槽14、L型槽15、凸臺16;基臺連接栓17;基臺連接栓17相對于凸臺16上下滑動,基臺連接栓17表面設有凹型環12,其直徑小于基臺連接栓17的直徑,形成臺階;所述U型槽14相對于凸臺16左右滑動,在U型槽14左側設有U型槽拉桿13,U型槽拉桿13帶動U型槽14左右移動;在U型槽14下部設有L型槽15,兩者固定連接,L型槽15與凸臺16相互吻合。
進一步的,所述基臺連接栓17包括:提升輪171、散射葉水平下軌172、連接軸固定板173、氣化機174、散射連接軸175、散射葉水平上軌176、前后移動輪177、水平旋轉輪178、套筒基臺179;位于底部的提升輪171與內部的套筒連接,提升輪171帶動內部的套筒上升或下降;在套筒上部設有水平旋轉輪178兩者轉動連接;套筒立軸穿過套筒基臺179中心孔洞,帶動水平旋轉輪178實現小范圍上下移動;水平旋轉輪178上部設有散射葉水平下軌172、散射葉水平上軌176,散射葉水平下軌172、散射葉水平上軌176將前后移動輪177夾在其中;前后移動輪177通過連接軸固定板173與上部的散射連接軸175連接;前后移動輪177通過連接軸固定板173帶動散射連接軸175前后移動;所述散射連接軸175與氣化機174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氣化機174包括:混合柱1741、氣化殼體1742、氣化喇叭口1743、氣混單體1744、進降塵劑口1745、凝水排放1746、進氣口1747;所述氣化殼體1742四面椎體,四個氣化喇叭口1743穿過氣化殼體1742與內部的混合柱1741連通;混合柱1741分別進降塵劑口1745、進氣口1747與連通;在混合柱1741內部串接有多個氣混單體1744;在氣化殼體1742下部設有凝水排放1746,用于排放冷凝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綠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綠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04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