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肥料的新型增效增產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19986.3 | 申請日: | 202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3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永軍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C05G1/0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 地址: | 164100 黑龍江省黑河***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肥料 新型 增效 增產 技術 | ||
本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肥料的新型增效增產技術,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對需要種植作物的土壤進行取樣并測試,了解該片區域土壤的養分含量情況,同時根據所種植作物的種類,判斷其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的比重;種植初期對土壤進行改良,種植前采用農業機械進行翻土操作;本發明的施肥更具規范性,有效減少用量,幫助農民降低種植成本,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各個肥料間相互配合性,實現利用率最大化,解決了目前的施肥方法因其不夠規范,而導致農民在種植時增加成本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在施肥時因各個肥料的配合性不佳,不能發揮最大利用率的情況,幫助農民掌握最佳的用量用法,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給農民的種植帶來更高的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施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肥料的新型增效增產技術。
背景技術
施肥,是指將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噴灑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養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農業技術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學施肥是保障糧食安全和維護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據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類型、目標產量、氣候環境以及肥料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確定施肥時間和施肥模式。依據施肥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基肥和追肥,依據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為撒施、沖施、穴施、條施等;撒施和沖施有利于養分的擴散,施用方便,但養分損失大,利用率較低;穴施和條施養分損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機械能;隨著現代精準農業的發展,精確施肥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施肥模式。
但是目前的施肥方法仍然不具有規范性,導致農民在種植時需要額外添加更多的化肥,隨著近年來化肥農藥的價格飛漲,這樣無疑增加了種植成本,給農民的經濟帶來額外負擔,而且,在施肥時各個肥料的配合性不佳,不能發揮最大利用率,同時還會因用量用法不當而導致農作物產量降低。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更具規范性,有效減少用量,幫助農民降低種植成本,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各個肥料間相互配合性,實現利用率最大化的增效增產技術來解決此問題。
發明專利內容
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肥料的新型增效增產技術,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專利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肥料的新型增效增產技術,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土壤檢測:對需要種植作物的土壤進行取樣并測試,了解該片區域土壤的養分含量情況,同時根據所種植作物的種類,判斷其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的比重;
(2)土壤處理:種植初期對土壤進行改良,種植前采用農業機械進行翻土操作,使得底層土壤暴露在視線內,以進行后續的深度施肥工作;
(3)基肥制備:選取豬糞、牛糞或禽糞進行處理,制備有機肥料,同時按照一定的比例制備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混合肥料;
(4)基肥施加:對處理后的土壤種植區域施加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混合肥料,并保證深度施肥以提高利用率,后續連同有機肥料進行施加,同時配合施加硫酸鋅,以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
(5)間斷追肥:在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用量的肥料添加,直至作物成熟收割,留下根部,再次通過添加秸稈腐熟劑處理土壤。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所取樣的土壤為不同深度,且分為三個層面進行取樣,分別為表層土壤、中層土壤和底層土壤,底層土壤與地平面之間的間距為所種植作物的播種深度。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對土壤改良的方法可以為土壤深耕、增施有機物料、促進微生物增殖或促進蚯蚓增殖方法中的任意一種,翻土操作需要對所種植區域的土壤進行來回翻動2-3次,保證土壤的疏松程度。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在種植下一季作物后,對上一季作物所遺留的秸稈進行處理,對存有秸稈的土壤中施加秸稈腐熟劑,使得秸稈等有機廢物快速腐熟,以得到其中的磷、鉀等元素,以及大量有益微生物,作為下一季作物所需的養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永軍,未經趙永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9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尼龍管全自動烘干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水凝膠煤田防滅火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